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Planning》2015,(36)
本文概括分析了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中的战争意象。根据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活和作品着重分析"战争"意象的涵义,探究了该意象形成的原因与实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2)
艾米莉·狄更生在索居生活中反复玩味着人生、死亡和永生。本文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的意义,并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影响方面探究她的创作根源。  相似文献   
3.
4.
虽然<呼啸山庄>与<简·爱>无论在主题、爱情观还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不一样的风情,但相近的家庭背景,类似的文学熏陶,决定了两姐妹的文学创作有很强的可比性.在<筒·爱>里夏洛蒂·勃朗特更多的是披露个人的情怀,而妹妹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本身就是一本社会小说,更多的是对近代文明的控诉.<呼啸山庄>代表的是英国小说的一条绝径,而夏洛蒂对女性内心痛苦的现实主义刻画却带绐英国小说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姐妹俩屹立在现实的沃土上反抗现实,但都难以超越"我爱","我恨","我受苦",最终不免为现实所牵制.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的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构思新颖别致、意象丰富著称.在她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主要有"死亡"、"家园"、"自然",剖析这三种意象就能够理解狄金森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1)
迪金森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不拘于传统的模式和框架,打破了人们通常的惯性思维,具有"陌生化"的特点。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本文从陌生化视角出发,试图探索迪金森在诗歌创作中用词上所达到的陌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8)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独一无人的女诗人,她独特的性格,成就了她传奇的经历,也铸造了她诗歌方面的辉煌。本文从艾米莉的诗歌里去还原她的性格,读出她性格魅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问世以来,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充斥着喧嚣与病态的作品。笔者认为应当从和谐角度去品读该小说。艾米莉从小在荒凉寂寞的大自然中长大,她深爱着原始的荒原式的大自然。在她的哲学里,人与自然的分离是各种痛苦的根源,而合二为一才是幸福快乐的。《呼啸山庄》充分体现了她这种自然和谐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9.
《世界建筑》2012,(2):18-23
停电停电的时候,我正在赶一份10页的报告。办公室里顿时变得漆黑一片;计算机在发出了一声悲鸣后停止了工作,屏幕上的字渐渐暗淡,仿佛在嘲弄我一般,消失在黑暗之中。我抱怨着自己还有客户。如果我还待在母亲的那套名叫奥利维蒂的不通电的老房子里,我本也可以在烛光下完成工作然后回家。但是,如果不是卡皮普兄弟把普尔特尼大楼弄得千疮百孔的话,可能也不会发生停电这种事情。我在这儿开办侦探事务所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对于这里的各种毛病早已习以为常。数十年来淤积的尘垢模糊了黄铜大门上的浅浮雕,填满了门厅的大理石地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勃朗特是19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位卓尔不群的女作家、诗人。她的诗歌创作常以荒原的背景,基调凄哀哀伤,感情热烈深沉而又豪性奔放。笔下的爱情尤为炽热独特,其对比手法效果强烈,显示了诗人不入俗流的气质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