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十多年前,因无法忍受日寇的奴役,一个东北少年背井离乡,随家人来到燕京。流亡生活的艰辛,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民族被压迫的耻辱更使他刻骨铭心,他立志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愤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的北平汇文中学,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种子从那时起就已深深扎根在他心里。 解放后不久,他以优异的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1):71-73
《象征与符号》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篇短篇小说。为了研究纳博科夫的"流亡"书写在这篇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文章从三个方面考察小说的艺术风貌。首先,分析了纳博科夫在《象征与符号》中塑造的以孤独、抑郁、焦虑为情感主导的"边缘人""流亡者"形象。其次,依据作品的语言特色探讨了纳博科夫秉承俄罗斯文学传统、以重现故国来弥补"俄罗斯"的缺席的创作方式。最后,探讨"流亡者"在现实压抑下,内心生出的逃避渴望以及对过往与故土的怀旧主题。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的通商口岸中,上海是独一无二的,在没有任何构筑物和历史的土地上发展成了一座全新的城市。它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容纳外国人的梦想和欲望的开放之地。虽然这些梦想的初衷早已被遗忘,却还是存留于已经建成的现实之中。这篇文章思考了它们在城市个性成型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濞煮盐析     
刘濞乃刘邦兄刘仲之子,于汉初封为吴王,跨有三郡五十三县。因封地临近海滨,有海盐之利,刘濞便利用流亡人口与奴录,并付给践更卒以佣费,煮海水为盐。大大地增加了他的财政收入,为他建立封建割据,掀起"七国之乱"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将韩国自19世纪中期以来的对外移民活动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移民的社会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阐述了由此呈现的从流亡移民、农垦移民、劳工移民到精英移民、教育移民、退休移民等特征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公子流亡现象普遍。根据《左传》的有关记载分析,因为与国君的血脉关系,流亡前的公子在本国(诸侯国)都拥有爵位和采邑,可从采邑中获得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因为原来在本国的政治地位和将来可能成为国君的原因,流亡中的公子往往可以获得收留国给予丰厚的物质馈赠,重新获得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公子流亡现象普遍.根据<左传>的有关记载分析,因为与国君的血脉关系,流亡前的公子在本国(诸侯国)都拥有爵位和采邑,可从采邑中获得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因为原来在本国的政治地位和将来可能成为国君的原因,流亡中的公子往往可以获得收留国给予丰厚的物质馈赠,重新获得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7)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文坛巨匠,他创作了《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等经典的作品,而在作品的背后是他对爱尔兰交织着的爱与恨,也就是说乔伊斯的祖国爱尔兰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是他建立自己"流亡美学"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流亡作为永不枯竭的文学主题,引领无数学者竞相对其阐释。约翰·伯格的流亡人生为他的创作注入了动力。针对伯格的第四部小说G中的流亡主题,分三个不同时期对主人公的流亡经历进行了分析:童年时期的流亡、成年时期对家园的寻求及最后的回归。小说所表现的流亡主题对当今社会流亡现象的思考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告诉我要杀谁》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183;苏&#183;奈保尔的杰作之一。作品中人物的流亡以对第一世界大都市的幻灭而告终,流亡者从中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通过呈现流亡者的困境——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作品揭示了前殖民地人民对原宗主国的模仿心态,反映了前殖民地国家独立后本土的文化和精神贫瘠以及思想意识方面对原宗主国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