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心斋、吾丧我、无己、坐忘、虚己均可通道但各有侧重点:心斋重在斋,与虚己近;吾丧我重在丧;坐忘重在忘,但比余者层次高,与虚己较近;无己重在己,直接和逍遥相关;虚己可蕴涵它者。"我""己""无"的原始意义和文本背景揭示了欲朝向庄子式的逍遥必须丧我、无己,而找回真吾也需从我、己开始。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人生哲学以实现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为其根本宗旨,通过对人的境遇的理性思索和对儒家仁义礼法的批判,庄子从外在的处世之道(委蛇其形)和内在的精神超越(逍遥其心)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深刻回答.委蛇其形为实现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逍遥其心则为这种追求指出了方法和道路.对当代人来说,这种处世智慧和精神追求仍有着许多积极启示和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人生哲学以实现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为其根本宗旨,通过对人的境遇的理性思索和对儒家仁义礼法的批判,庄子从外在的处世之道(委蛇其形)和内在的精神超越(逍遥其心)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深刻回答。委蛇其形为实现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逍遥其心则为这种追求指出了方法和道路。对当代人来说,这种处世智慧和精神追求仍有着许多积极启示和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庄子为人处事的态度,似乎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完全的出神状态或所谓“坐忘”,完全逍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一个是完全的融入社会,完全顺应社会的要求。庄子有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彻底绝望,这一绝望可能合有反抗社会的意味,同时也会导致行动上的软弱无力。庄子为人处世思想确实有自相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他希望在精神绝对自由和社会的绝对不自由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这只不过是一个注定无法实现的理想而已。  相似文献   
5.
庄子在阐述其哲学思想时常用音乐做比喻,从中也反映出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庄子》对音乐审美心理特征的认识十分深刻,庄子理想中的音乐最高境界是"天乐",也就是合乎人的自然情性的音乐。"天乐"使人无言而心悦,而欣赏"天乐"需要"心斋",具备"坐忘"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2014年上海国际家具展上,有一隅仅用宣纸和木材布置,显得朴素、雅致。这里被设计师赋予了"稍停留""坐忘时""入梦来""常思量"4个有意思的名字,人们路过展位,都会自觉地放轻、放慢脚步。流畅的线条、温润的木质,让每件家具都像一本翻开的线装书,令人惊叹不已,也让家具的总设计师沈宝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8)
庄子的"心斋""坐忘"指的是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方法,以及通过静坐而彻底忘掉物我和功利的心理,达到与"道"同一的精神境界。这种思想不仅对后世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有利于引导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创作超脱功利的羁绊,使艺术家始终保持自我,以独立的人格进行油画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