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4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福涛 《通信与测控》1997,(4):1-2,,31,
提出了一种测量雷达角定向灵敏度及交叉耦合的一种无塔标定方法,即利用不则控雷达上配装的微光电视顶偏跟踪气球,标定测量雷达的角定向灵敏度及交叉耦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一种低功耗电容交叉耦合低噪声放大器。利用电容交叉耦合结构使电路在不损失功耗的情况下提高电路有效跨导,采用宽增强技术有效的改变电路零极点位置以拓宽电路工作带宽。仿真结果表明,该低噪声放大器工作带宽为6.8GHz,电路噪声系数为2.8dB,功耗为5.35mW,满足LNA电路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叶宇豪  彭飞  黄允凯 《电工技术学报》2021,36(14):2922-2935
多电机同步控制的系统在工业和生产中得到大量的运用,其控制结构与控制策略极大地影响着生产的质量与效率.针对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具体的同步控制方案,对双电机乃至多电机集群系统同步控制的响应速度、同步精度与鲁棒性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该文参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同步控制做出的大量研究,综述典型的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交叉耦合、相邻耦合、偏差耦合等控制结构,在仿真的基础上对比三者性能指标的差异,整理基于各个控制结构的控制策略与优化完善,归纳出目前主要面临的研究难点与现有解决方案,最后对多电机同步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给出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XY平台直线伺服系统中,负载扰动、机械时间延迟及各轴响应速度不同会影响轮廓加工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将积分-比例(I-P)控制、速度前馈控制及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单轴采用由IP控制和前馈控制构成的复合速度控制器,IP控制具有快速响应和抑制扰动的能力,速度前馈控制可增加系统跟踪能力,降低机械时间延迟效应。间接减小轮廓误差。并且,在X、Y轴间加入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器,直接减小轮廓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和轮廓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该文设计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低交叉耦合的双轴谐振式微加速度计,使用工型梁作为解耦梁,通过微杠杆机构实现力的放大,结构呈中心对称形式,采用差分检测工作方式。通过仿真分析对结构进行优化并完成加速度计整体结构设计,进而提高加速度计灵敏度,降低交叉耦合。对加速度计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灵敏度分析、交叉耦合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20g量程范围内,x向标度因数为423.6 Hz/g,y向标度因数为421.8 Hz/g,x向交叉灵敏度为0.000 047%,y向交叉灵敏度为0.000 78%。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由改进的前置差分运算放大器和差分式锁存器构成的高频、高速、低失调电压的动态比较器。前置预差分放大器采用PMOS交叉互连的负载结构,提升差模增益,进而减小输入失调。后置输出级锁存器采用差分双尾电流源抑制共模噪声,改善输出级失调,并加速比较过程。采用一个时钟控制的开关晶体管替代传统复位模块,优化版图面积,在锁存器中构建正反馈回路,加速了比较信号的复位和输出建立过程。采用65 nm/1.2 V标准CMOS工艺完成电路设计,结合Cadence Spectre工艺角和蒙特卡洛仿真分析对该动态比较器的延时、失调电压和功耗特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1.2 V电源电压和1 GHz采样时钟控制下,平均功耗为117.1 μW;最差SS工艺角对应的最大输出延迟仅为153.4 ps;1 000次蒙特卡罗仿真求得的平均失调电压低至1.53 mV。与其他比较器相比,该动态比较器的电压失调和高速延时等参数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精密离心机上进行加速度计交叉耦合系数的校准方法。分析了试验半径反算法、回归迭代法的测量步骤及处理方法并根据加速度计的试验半径,对交叉轴、横向轴安装状态下,安装标称位置对准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对准误差对二次项系数测量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建模方法,并对校准结果作了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路等效分析法结合全波建模提出具有宽带工作特性的改进型H面T型结。结合交叉耦合原理和一腔多模理论,通过S参数的多项式综合和矩阵消零的方法提取滤波器耦合矩阵。设计了新型结构的双模交叉耦合毫米波双工器。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模直接耦合双工器,这种双工器不但尺寸更加紧凑,而且具有更好的频率选择性及隔离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超精密机床的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精密加工的轮廓精度控制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交叉耦合控制算法通过对2轴进行协调而影响轮廓控制精度。在分析超精密数控机床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将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算法引入超精密数控机床的伺服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算法可以在不改变位置环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系统的轮廓精度。  相似文献   
10.
文中阐明了导致交叉耦合效应的原因和此效应在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