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65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The interactional, interdependent, and dynamic nature of value co-creation has made value management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a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issue for both academicians and practitioners. In addition, studies on this topic have mostly focused on managing value co-creation in isolation from the wider relational context without completely capturing the influence of other value processes on value co-cre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roader picture of value co-creation management by providing a model based on interlinked value processes, namely, value communication, value appropriation, value measurement, and value representation. We adopte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based on 86 interviews with managers of both customer and supplier companies, which operated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nagement of value co-creation implies considering complex patterns of interconnections with other value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will shed light on the centrality of value appropriation to co-create value and on the importance of value representation to coordinate ideas and enable future co-creation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2.
高校师资管理中的矛盾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师资的引进、使用、考核和培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处理诸如比较优秀的关键性人才与基本群体、教学与科研、稳定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等关系问题,这些矛盾的妥善解决,会较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自从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 ,实体产品的营销一直作为主流学派主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但在 2 0世纪 80年代 ,服务营销走出了产品营销的窠臼 ,为营销学的发展开拓了新视野。本文借助UMI、EBSCD、ELSEVIER公司的电子文献库 ,对近 5 0年的服务营销研究进行了回顾 ,依各时期研究内容的不同 ,将这五十年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并对各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灾异观念是天人感应学说的重要内容,唐人因为推崇汉朝,对来自汉朝的思想观念接受较多,灾异观念在唐代甚为流行,其表现形式与汉朝略有不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论、对策和诗歌中,该观念对唐代文学的作用小于瑞应和封禅。  相似文献   
5.
市场营销的渠道管理经历了生产导向、产品导向、客户导向的发展阶段,正朝关系导向发展。关系导向主张渠道成员之间、渠道与顾客之间关系紧密、信息畅通、利益共享。它通过同时满足市场营销渠道每个环节上的需求来让渡交换价值,并通过使顾客满意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关系而创造利润。通过关系导向渠道成员可以获得差异优势,主要表现为创新优势、服务优势、柔性优势,为建设关系导向的渠道管理,渠道成员必须坚持创新、激励、信息沟通和企业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活生生的现实,它引起了学者和政治家的广泛关注,因为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现实,关系到各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本文着重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及效应;经济区域化的进程和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和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Taguchi (1959)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split-unit design to sort the factors into different groups depending upon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changing the levels of factors. Li et al. (1991) renamed it as split-plot design. Chen et al. (1993) have given a catalogue of small designs for two- and three-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s pertaining to a single type of factors. Aggarwal et al. (1997) have given a catalogue of group structure for two-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s developed under the concept of split-plot design. In this paper, an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for generating group structure and possible allocations for various 3n-k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s.  相似文献   
8.
缩小差距、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为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央不断强调推动共同富裕,旨在实现均衡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关于共同富裕的探讨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其一,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解决好以绝对收入标准衡量的贫困问题就是实现“富裕”的最基本要求。今后农村的相对贫困是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将面临的共性问题和挑战,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置于城乡融合的框架中解决。其二,缩小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之一,将收入差距缩小在一定水平上,实现发展与共享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和谐,这也是“共同”的要义所在。当前我国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妨碍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因此,牢牢把握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线,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弊端,对于当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而言应是重要的战略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渠道联盟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联盟被认为是渠道关系中最高、最好的形式。学术界对渠道联盟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承诺、信任、沟通与合作等方面。本文实证研究了影响中国企业渠道联盟关系的若干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特别是探讨了私人关系和行政因素等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客户关系管理是目前管理研究的热点,企业对客户价值的评估是其基础问题之一。如何设计一套实用的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指导下,本文设计了一套分别针对最终客户和中间客户的评价指标体系,详细阐述了其管理应用,并进行了具体案例分析,证实了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