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6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從有關良治型政府理論及主要觀點的角度,探討良治型政府理論在澳門的實踐,以及在CEPA框架下澳門政府扮演的經濟角色與可能存在的風險。本文認為應該從增強澳門經濟多元性以及改善制度建設來完善澳門經濟政策。  相似文献   
2.
多元化经营是公司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因此,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话题。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盈余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程度对盈余波动性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的掏空动机对多元化盈余波动效应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显著降低了公司的盈余波动性,多元化程度越高,盈余的波动性越低;但由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而形成的掏空动机损害了多元化的盈余波动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多元化的经济后果增添了新的文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形势的发展,要求学报进行创新式的工作,将学报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建设相联系;由此,大推进式的建构学报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利益机制理论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产生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监管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我国既有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是建立在一种单元化利益观主导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忽略食品安全领域相关利益群体利益冲突和协调机制、淡化其利益产生和分配机制、缺乏利益表达和保障机制的局限,应当重构一种以多元利益观为导向的新型食品安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民族服饰中图腾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和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化史上一种古老的、普遍的文化现象,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喜欢将自己的宗教文化、图腾文化应用于本民族的服饰图案中。文章分别从图腾在民族服饰中的应用及多元化表现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图腾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不应该是对原始图腾及少数民族服饰简单的堆砌和照抄照搬,而应该赋予其新的意义,才能在现代服装中体现出图腾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以战略核心能力衡量专业化与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具体分析专业化和多元化的优劣,进而在战略核心能力基础上综 合辩证地分析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指出专业化经营并不完全排斥多元化发展,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有实 行多元化发展的可能,而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增强专业化经营的实力,即专业化和多元化都只是 增强战略核心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企业应选择能最大幅度地增强战略核心能力的扩张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俏  刘培  顾昱 《西北人口》2014,(1):97-102,108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养老问题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农村养老形势尤其严峻,传统养老模式独木难支,新型养老方式尚未成熟。文章主要选取了东部的江苏南通和西部的陕西榆林两个地区作为调查地点,对各自养老模式的实施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并深入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养老模式呈现出“嵌入性”特征,即完全与地方的文化与经济社会结构相融合,且各具特点与问题。对此,应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各地农村实际的多元养老模式。多途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思潮源于西方,对当代各艺术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精神的简要分析,从内容表达、作品的持久性、艺术标准这三方面来论析了这两个时期艺术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克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图像世界。主流与非主流插画开始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装修、时装、数码产品、互动媒体、电影、广告等等领域。面对正日益缩小的传统插画传播媒介间的差距,传统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Entrepreneurs and producers: Identities of Finnish farmers in 2001 and 20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farmers' role within the EU has recently been under re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o 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rmers should fulfil multiple functions such as maintaining the rural landscape, conserving nature and providing services. On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is new role is the demand for entrepreneurship. Farmers should be capable of competing in the worldwide, global agricultural market. They are also encouraged to diversify into business activities beyond agriculture. How do farmers see themselves in this situation? Is their self-perception compatible with this new reconstruction of the farming economy and the farmers' role? Research, thus far, seems to indicate that traditional or production oriented identities are still dominant among farmers. But there is also some evidence that new identities, such as the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 are emerging. In our study we are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how Finnish farmers have met the demand for adapting to the role of an entrepreneur. We approach the issue of the farmers' changing role from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by utilizing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Our empirical evidence comes from two nation-wide postal questionnaire data sets, both containing samples from three subgroups: conventional farmers focusing solely on 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iversified farmers who also had other business besid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non-agricultural small-scale busines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nish farmers do not experience “entrepreneur” as something distant from themselves and as not fitting in with their world of ideas, as the work of some researchers would depict. Instead, the majority of Finnish farmers, especially diversified farmers, conceive of themselves both as entrepreneurs and as produc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