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社会科学   23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政府积极与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找到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可实现“双赢”。“邻避冲突”的内涵与特征“邻避”(Not In My Backyard,NIMBY)一词起源于西方,是美国学者O’Hare在1977年最先提出的。主要是指社区居民害怕核电站、垃圾处理站等产生的环境风险,反对设置这类公共设施,称之为“邻避设施”(李永展《邻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与计划》,1997年第1期)。而因这类设施引发的抗争就演变为“邻避冲突”、“邻避  相似文献   
2.
乔坤 《职业》2015,(10):219
绿色建筑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当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的核心环节,绿色建筑的施工当中,一定要对碳的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就使得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要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促进能源的合理使用。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建筑与纸蜂窝墙板应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7年中国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随机调查数据,通过已有文献构建新媒体影响力和雾霾风险感知指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并探索新媒体影响力对雾霾风险感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提高新媒体影响力,能有效降低雾霾风险感知,而政府环保评价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的作用;并且新媒体影响力可划分为官方媒体影响力和非官方媒体影响力;官方媒体影响力不仅直接影响雾霾风险感知,而且通过政府环保评价间接对其产生影响;而非官方媒体影响力仅通过政府环保评价对雾霾风险感知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媒体融合时代下,提升公众对官方媒体使用频率,拓宽官方媒体信息发布喋道,完善公开透明的信任机制,同时加强对非官方媒体的信息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完善政府风险沟通机制,对现阶段中国环境风险的源头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垄林”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但在实质上,它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纯朴的自然生态观。傣族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水稻田,没有水稻田就没有鱼米,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鱼和米,人类就不能繁衍生息。因此,要保护水源,就必须重视保护包括“垄林”在内的生态环境。傣族的“垄林”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垄林”文化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对于防止水患和旱灾,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也将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针对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的田野资料和文献,从深生态学和后现代法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三农"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解放初期,我国总耕地面积235866万亩,人口为54167万人,人均占有耕地达4.35亩之多;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人口增至111191万人,耕地却下降到219831万亩,人均占耕地仅1.9亩,人均减少耕地达2.4亩以上,目前全国被利用的耕地19亿亩左右,在人口已超过1 3亿的情况下,人均耕地尚不足1.4亩.在粗放型经营的西北地区,至少有4亿亩种植的是经济作物而不是粮食作物.目前,全国粮食生产土地不足15亿亩,与1957年相比,净减50450万亩.由此可见,节约土地,利用高科技成果拓宽增产空间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当中国GDP飞速增长而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时,当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满足生存条件之外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时,我们开始感知“生态”和“环保”的重要性。 应当指出的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所引发的自然资源损耗严重,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日益恶化,城市垃圾无法有效清除等问题,并非中国所独有,西方世界在工业化初期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例如工业化起步最早的英国伦敦,一直保留着“雾都”的别称。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公益性技术之一的环保技术,其创新和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今为止,我国的环保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而环保技术自主创新的实现,需要企业、政府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浅析伊斯兰教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都是真主的造化物,两者地位是平等的,人类只是真主的"代治者".伊斯兰教在强调爱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主张把握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同时,伊斯兰教也坚决反对狭隘的功利主义、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人类的长远利益.这些主张均对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