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社会科学   7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唯物辩证法方法,研究汉语生成的基本过程。该过程和认识论有直接的联系,两者的主体结构是相互对应的。汉语是在一个疑问词的两次大分裂中生成的,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概念的形式。日常生活中总体上驾驭人们实践的东西,既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也不是单纯的理性认识,而是中和了这两个方面的感觉。过去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鉴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有可能在此项研究中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2.
韩国哲学家徐敬德,在韩国的性理学发展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徐敬德的气哲学是对张载、邵庸和朱熹思想的继承和改造.格物致知,重思考,但不能正确处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重视对"终极真理"的追求,但以自己无疑惑为最高境界,显然脱离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相贯线部分内容时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提出相贯线部分教学方法的浅见,由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分析能力。并通过实例说明相贯线的作图方法及作图步骤,利于学生完全掌握相贯线的作图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数学素养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思维认识过程即从形象思维向推行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沙镇三日     
孟谦 《社区》2013,(24):1-1
老年照顾是本刊关注的内容之一,切身体验为老服务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对笔者来说很重要。近期,民政部机关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开展了“百名处长进百家敬老院”的活动,笔者获得了宝贵的参与机会。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沙镇中心敬老院”的三天时间,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7.
歧义现象几乎存在于每种自然语言之中,它不仅与有关学者,而且与语言学习者有关。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因缺乏对语言的感性认识,歧义往往成为他们学习上的困难。本文旨在从英语歧义句句法范畴对学生语法学习中的一些错误加以剖析,对语法层次的歧义现象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8.
《机械制图》课程就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知识体系入手,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先掌握国家标准、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没有一定的投影及作图基础知识作铺垫,即使有再先进的条件,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直观演示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李京玉 《云梦学刊》2002,23(3):82-83
找“感觉”使声乐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变为清晰的“感觉” ,使声乐教学由复杂变为简单。找“感觉”为教师启发教学及学生依靠感觉刻苦训练 ,掌握发声的技巧 ,提供了便于掌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电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作为物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电工学也有着和物理学相类似的分析过程,所以在进行电工学概念的教学时,完全可以采用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