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5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陈爱东副教授、博士所著的《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年10月第一版)。  相似文献   
2.
西藏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对高效运作西藏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提出了要求。过去在国有股权不能流通时期,西藏国有资产运作手段非常单一,主要考虑国有资产的阶段性和静态保值,采取的是“国退民进”的“不为”策略,其后果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越来越少,国有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步入了全面价值管理的新阶段,国有股权运作也着眼于动态的股权价值增值。本文在分析评价十年来西藏国有股权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西藏国有上市公司运作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全流通对于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股改后的公司治理同样会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措施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4.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股权分置改革重点推进企业之一被中国证监会列选为第14批股改公司名单之中,在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关心下,在广大投资者的理解与之持下,在中介机构及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经过改革小组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公司于2006年月2月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树立了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采取单一送股的支付对价方式,该方案在不损害公司B股股东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解决了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有利于优化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为黄山旅游的后续资本运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的变迁,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中国股市已经步入全流通时代。西藏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状况,将直接影响西藏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西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不理想、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严重打击了西藏群众投资本地股票的积极性,制约了西藏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西藏经济的发展。针对此状况,笔者提出应加快提高西藏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路径选择要以公司再造为主,实质性重组为辅。  相似文献   
6.
解决非流通问题应坚持的原则是,非流通股可以流通,但不应降低深沪股市A股的股指。通过对交易制度的不同规定,将T+1流通制度作为期货来出售。初始时建立起两个资金面与参与者都相对隔离的市场,使它们的交易制度随时间的推移分阶段并轨,逐步缩小准流通股与A股的交易制度基差,分10年时间由T+365与每手5000股的交易制度向T+1与每手100股的交易制度过渡,流通制度差异缩小导致价格差异缩小,自然一直在并轨中,10年后同价,两市自然并轨。本方案可达到减持国有股与保持A股指数不降的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7.
《青岛画报》2011,(1):86-87
2010年,又一个精彩缤纷的年份即将离我们远去。回首这一年的A股市场,我们的心情也随着股市的跌宕起伏,紧张、焦虑、欣喜、悔恨和眺望,同时都将在今年的最后时刻归于平静。股市20周年、股指期货、内幕交易、打击黑嘴、融资融券、房地产调控、国际  相似文献   
8.
对股权分置改革现实意义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股市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股票,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利的弊端制约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减持国有股到全流通问题,再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反映了对证券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市场约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速度已经加快,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从事战略性并购的制度壁垒将逐步消除,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国股票的制度性障碍已扫除,必将对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形成挑战,通过政策引导和规范法律可以使外资并购在健康的轨道内运行。  相似文献   
10.
股票市场非流通股全流通价格的选择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股票市场流通制度的缺陷是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所在 ,出路在于股票市场非流通股的全流通全流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全流通的股票价格。以预期每股收益为基础的全流通价格理论依据在于公司的资产价值而不是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不在于资产值多少钱 ,而在于这些资产每年能创造出多少利润。以数据的形式 ,从投资的公平与效率的角度 ,对非流通股全流通价格选择的净资产定价和每股收益定价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应以净资产值作为非流通股全流通的定价基础 ,以净资产配售方式逐步解决非流通股全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