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地球科学   3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的应用与服务,为国家、相关行业管理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成果数据基础上,开发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本文从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土资源部实施的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成果,探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的技术解决方案,搭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技术平台,并实现网络环境下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的各种类型数据的集成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介绍了国际主要地学机构(NASA、USGS、NOAA、NERC、BGS)、主要组织(ICSU、EU、OECD、UNESCO)、国际主要基金机构(NSF、ESF)21世纪初10~20年有关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战略的目标、研究计划、主要研究内容与优先研究领域。这些机构与组织的地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反映了国际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对把握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方向、明确我国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依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分析了过去20年国际地学(geoscien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 ology)领域著名科学家的国别和机构分布状况,分析了国际地学、环境/生态学过去10年成果产出最多、论文被引频次最多、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个研究机构,反映了过去10年国际地学、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影响力。最后,简要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的优先研究领域与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林玉成 《云南地质》2004,23(4):503-508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集开发新的高效洁净能源、有利煤矿生产安全、有利大气环保于一身的崭新的绿色工程。本文概略介绍我省煤层气勘探及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强调云南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应是云南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4.
此项研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研究此课题以前,世界上采用的多光谱航空摄影机一直是小像幅的(大部分为6cmx6cm,代称为6MSP)。6MSP不能测图,分光“有害吸收”大,故图像质量差,且像幅小,飞行和后期加工量极大。本研究采用18cm×l8cm和23cm×23cm像幅航空摄影测量像机组成多光谱像机组,并设计了“截止滤光镜一特制感光胶片”组合的无“有害吸收”的分光系统,使本多光谱航空摄影像幅比6MSP加大了9倍和14.7倍,并能“一摄多用”,既能测图,又能进行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其图像因无“有害吸收”,分光质量高,可供目视判读,也可输入计算机进行准确地物分类解译。18-23MSP是一项有效的航空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5.
To a set of well-regarded international scenarios (UNEP’s GEO-4), we have added consideration of the demand, supply, and energy implications related to copper production and use over the period 2010–2050. To our knowledge, these are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metal supply and demand scenarios to be developed. We find that copper demand increases by between 275 and 350% by 2050, depending on the scenario. The scenario with the highest prospective demand is not Market First (a “business as usual” vision), but Equitability First, a scenario of transition to a world of more equitable values and institutions. These copper demands exceed projected copper mineral resources by mid-century and thereafter. Energy demand for copper production also demonstrates strong increases, rising to as much as 2.4% of projected 2050 overall global energy demand. We investigate possible policy responses to these results, concluding th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pper cycle and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pper-free energy distribution on the demand side, and improving copper recycling rates on the supply side are the most promising of the possible options.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primary copper production would lead to a reduction in the energy demand by 0.5% of projected 2050 overall global energy demand. In addition, encouraging the shift towards renewable technologies is important to minimize the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copper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6.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 (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 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通过分析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海上油田环境保护管理的相关性,提出了海上油田全生命周期环境保护管理的新思路。同时结合海上油田的项目特点,探讨了现阶段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在功能区划、管控要求和监测预警中可能存在的不协调、不一致和不断变化的问题,并提出了统一用海类型及其管控要求、差异化政策措施和动态分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最重要进展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平衡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研究,遥感的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自然地理定位观测,青藏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与城市规划,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等。最近,并已开始研究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对中国的影响,使我国地理科学研究紧紧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In theoretical Hotelling-type models of resource depletion, oil use declines monotonically over time to depletion. However, world oil use has been increasing for several years. Can theory and reality be reconciled? The answer is affirmative, if theory is modified to accommodate outward-shifting demand functions that are rising in response to growth in world population and income. Under this assumption, a Hotelling depletion model projects a 50-year period of increasing world oil use before the decline to exhaustion. This holds for both competitive and monopolistic regimes. Hotelling theory has been criticized by Adelman and others, in part because of the unreality of the theoretical projections. By combining the modified Hotelling theory with U.S. Geological Survey resource estimates, the numerical projections seem congruent with Adelman's near-term expectations. Finally, a backstop technology, such as renewable biomass ethanol, introduces a new dimension. Assuming a $2-per-gallon cost for the ethanol, the modified Hotelling theory projects accelerating use of conventional oil until depletion or substitution. Consequently, it does not seem unreasonable to believe that a finite, limited resource of conventional oil is consistent with growing use for several decades. A projected exhaustion in 100 years is consisten with increasing use for 50 years.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笔者在第55届EAEG会议期间了解到的情况,对勘探地球物理在石油能源、固体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的进展作了综述,指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