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8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1030篇
地球科学   454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纱岭金矿床位于焦家断裂中南段,属于典型的焦家式金矿床,探获金资源量约389.2t,目前是国内平均勘查深度最大的金矿床。为进一步探讨纱岭金矿床深部成矿潜力,该文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选取钻孔岩心样品,采用构造叠加晕研究方法,重点研究Ⅰ-2号主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原生晕分带特征,建立构造叠加晕模型并进行深部找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的前缘晕指示元素为As-Sb-Hg,近矿晕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指示元素为Bi-Mo-W-Sn;Ⅰ-2号主矿体构造叠加晕出现"反分带"现象,表明纱岭金矿床具有多期成矿成晕特征;在矿体尾部存在前缘晕与尾晕共存叠加现象,指示深部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预测矿体侧伏方向深部(-1600m之下)有盲矿存在,预测靶位标高为-1600m~-2000m。  相似文献   
2.
辽西八家子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占兴 《辽宁地质》1994,(3):193-225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探讨了黄土覆盖区叠加元素分散晕的测量方法——选择性提取法.这种方法在10~50m黄土覆盖的金矿体上方,能有效地发现异常,可满足隐伏矿体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易矿床,斑财钼矿床和钨矿床,都显示出与长英质岩浆作用有密切的关键,并且主要由来源于岩浆的流体形成。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成矿体系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金属组分均集中于高度分离的花岗岩岩钟的顶部。这种富集作用似乎是由一利垂向液体分离作用造成的。尽管对这种富集机制尚未弄清楚,但自下而上始终由粗粒经斑状到细粒状到细粒花岗岩这种结构上的转变有助于说明分离对流作用。对于易矿和钨矿来说,  相似文献   
7.
秦岭凤太矿田层控铅锌(铜)矿床的金属物质、硫和成矿溶液主要来自深部基底的岩石,属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从这一理论认识出发可进一步分析控矿地质条件及今后在该区有效地寻找同类矿床。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对广西芒场锡多金属矿田的稳定同位素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硫、铅、氢、氧、碳等稳定同位素组成和锶的初始值提供的信息.探讨了矿床成因。并结合矿田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有关统计参数,参考前人对矿床认识的基础上,修正提出了该矿田混合热液成矿模式,可供类似矿床研究和找矿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用Takenouchi和Kennedy(1965)关于H_2O-Nacl-Co_2体系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该三元系液相中压力(0—1500bar)、温度(100—450℃)、Nacl浓度(0—20wt%)和CO_2溶解度(0—36wt%)之间的函数关系,讨论了用此函数方程计算压力的误差(±2%—±40%,一般小于|±30%|)。对山东玲珑金矿床等一些热液矿床的压力计算表明,所得数值与其他地质压力计测算的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