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1.
该滑坡泥石流特征为,流域面积小,流程短,规模小,以坡面型为主,多由滑坡崩塌转化而来,发生频率低,突发性强,危害大。文章揭示在植被覆盖的花岗岩地区,持续强降雨引发群发性浅层土质滑坡,在斜坡微凹处或小沟谷,易转化成泥石流,形成灾害链。对该类型滑坡泥石流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同类型滑坡-泥石流的防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闽北南平素有"福建粮仓"的美誉。全市耕地面积340.5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17350片,面积305.8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9.52%,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南平市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相似文献   
3.
邓杰 《福建地质》2013,32(2):167-172
红桃山滑坡位于南平市延平区闽江岸边,2009年7月~2010年6月,经历了4次罕见的特大暴雨,过程降雨量为200~400mm,强降雨诱发了红桃山斜坡4次变形活动,最终形成中型滑坡。由于预报准确及时,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发生。滑坡处于闽江上游侵蚀岸边,特殊的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及丰富的地下水活动是滑坡产生的内因,人类工程活动开挖坡脚、坡顶加载及强降雨作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因。针对滑坡变形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采取了排水、削方减载、支护等综合工程治理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邵恒方 《水文》2001,21(Z1):11-16
阐述了南平市区洪水特性、灾害及防洪工程状况,分析了防洪特征水位的比选方案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各比选方案的洪水要素、河道断面流速、洪水频率、洪水地区组成、河道水面线等进行分析计算,为警戒水位、危险水位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南平市1993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定量分析南平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区内差异,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绿色理念推动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趋势,本研究为了探寻欠发达地区绿色城市建设的途径,以东南欠发达城市——南平市为例,在充分结合地区实际与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欠发达地区绿色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绿色城市建设状况良好,社会参与度高,人居环境优异,绿色经济潜力良好,但在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及绿色经济发展状况方面则表现较差,有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若干改善南平市绿色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通讯》2010,(24):40-40
<正>今年6月18日,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暴雨如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险情。在峡阳镇国土资源所所长虞祥友的果断指挥和指导下,洋安村和安科村2个受灾严重村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他战胜地质灾害的法宝是"早、巡、抢、撤、急"五字方针。  相似文献   
8.
9.
南平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爱娇 《福建地理》2004,19(3):18-20
本文依据南平市1993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定量分析南平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区内差异,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数据开展灾害发生年际变化规律的遥感解译回溯性研究,对拓展国产遥感数据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灾害频发的福建省南平市为研究区,收集1999—2008年的11景CBERS图像,建立灾害解译标志;采用基于GIS的人机交互综合解译方法,结合野外考察和验证,获取8个年度(2001年和2002年无图像可用)的灾害点共2 059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在空间上集中发生在居民点周边、公路切坡、幼林地和经济林地等处,在时间上集中发生于2000年和2005年(分别发生582处和766处,占8个年度灾害总数的65%),表现出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均一性。研究表明,研究区灾害以因强降雨过程触发的浅层土质滑坡为主,利用CBERS数据可开展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逐年动态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