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菜种子作为我省制糖工业的主要生产资料,与甜菜的产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多年来在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方面研究报道偏多,而如何经济有效地利用优良种子,提  相似文献   
2.
1春耕春播情况综述 1.1以用种量情况 水稻旱育秧已用种子5.12万kg,占水稻总用种量的11.37%;水稻稻田地膜育秧已用种子1.71万kg,占水稻总用种量的3.8%,水稻总播种量已达6.83万kg,占水稻总用种量的15.18%,同比降低了3.06个百分点,较近年偏迟1.5d左右。玉米肥球育苗已用种子26.1万kg,占玉米总用种量的51.97%;玉米地膜育苗10.23万kg,占玉米总用种量的20.37%;全县玉米已播种36.33万kg,占玉米总播种量的72.34%,同比增加了7.01个百分点。蔬菜型红苕育苗6.02万kg,占红苕总用种量的3.05%;粮食型红苕尚未开展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0)
为探索箭舌豌豆不同播种量对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罗甸县种植箭舌豌豆在中等肥力情况下,播种量以用3kg/667m2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5.
这是作者参加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在甘肃会宁稍岔沟所作农业生产规划中拟定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农田水土保持与增产措施两部分,但在增产措施中也尽量使之结合水土保持的需要。这些措施是根据该沟目前的生产情况而拟定的,并尽量顾及农民现有的条件,而使措施尽量接近农民能立即实施的程度。稍岔沟位于黄河中游的半干旱地区(年雨量300余毫米),各方面情况与中游地区很多地方相似,因之所建议的措施也许可作为其他地区规划时拟定措施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花菜在我市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市特产蔬菜之一。白花菜属白花菜科白花菜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特殊的白花菜素,《本草纲目》记载:"菜气膻臭,惟宜盐菹食之"。白花菜营养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比常用的蔬菜高10倍,比一般腌菜高3~6倍,Ca、P、Fe等矿物质含量比一般蔬菜高数倍,经腌制的白花菜含有特殊的香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白花菜性喜温暖,较耐旱,生育期短,抽发新枝能力强,每种一茬可采收数次。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化的高产栽培技术,菜农  相似文献   
7.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 机械化高产栽培谷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是小杂粮王国,是全国谷子的主产区之一,而汾阳市是山西省优势农产品谷子示范基地,历年播种面积在3333.3hm2以上,最高可达5333.3hm2。近年来,汾阳市推广普及谷子机械化露地条播技术的基础上,2012年又推广试验了旱地地膜谷子机械穴播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机插水稻盘育秧苗个体素质,为大田水稻优质生长积累物质基础,促进水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提高,进而增加籽粒产量。本试验从秧盘不同播种量入手,进行秧苗苗体素质、大田生长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对比试验,从而优选出具有应用前景的播种量范围。  相似文献   
9.
中国种子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要求必须有高质量的种子;种子加工是提高种子质量的基本手段,是实现种子商品化、标准化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品种通过烘干、精选、包衣、包装,不仅提高了种子质量,也提高了种子商品化、标准化的程度,为种子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种子工程项目的实施。国内种子质量显著提高,播种量大幅度减少。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播种量为1.5千克/亩,小麦播种量为5千克/亩,  相似文献   
10.
杜雄雄  王营 《装备制造技术》2014,(3):219-221,223
针对目前水稻育秧播种机普遍存在高播种量、定量定位性差、无法实现精量播种等问题,研制开发了一款水稻育秧播种机,介绍了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并计算了其主要结构参数,性能试验及可靠性试验表明:该播种机播种精度高、操作方便、性能优异,能充分适应我国当前水稻育秧播种的现状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