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2篇
  免费   915篇
  国内免费   515篇
工业技术   14912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707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洪友白 《建筑电气》2021,40(10):3-6
引入雷电冲击电流分时段特性的重要机理,在细究电感特性的基础上,以电感线路电流不能突变为原理,解释说明雷击建筑物时的高电位在雷击"换路"一刹那间先于雷电流发生,并在大底盘建筑群内可靠传导,形成一全范围的高电位"等电位面".据此得出结论:大底盘建筑群是一栋电位紧密关联的防雷建筑物,在装设电源SPD时应将大底盘地面上多栋物理形态分开的建筑合并视为完整的单一一栋建筑,并根据低压电源线路进出大底盘建筑群的不同情况分别按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4.3.8条第4、5款进行电源SPD配置.  相似文献   
2.
李洪求  徐越  吴增良  李钦瑞 《建筑结构》2019,49(16):55-58,132
某既改项目新增一层下沉广场,下沉广场四周均是既有建筑的地下室。经过多方论证,采用逆作法施工下沉广场能最大程度节省工期,提高业主周转效率。介绍了该工程逆作法施工的设计及要点;重点描述了采用支护和挡墙一体设计的桩墙来代替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的设计做法以及采用钢筋混凝土复合柱代替型钢格构柱的设计做法,此做法的施工难度低于传统施工做法;并介绍了采用钢管桩对原有结构柱进行托换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HXD2型电力机车自动换端控制技术,对相关控制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首先对自动换端功能进行了概述,然后对自动换端升弓原理进行了逻辑分析,最后对机车外重联模式下的自动换端控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
6.
以重庆市甄子岩29号危岩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查和分析解剖,建立UDEC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对其演化变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巨大的自重作用下,由于基座岩体岩质软,岩体较破碎,且基座外侧为直立的陡崖,具有完整的临空面,从而使基座岩体易发生压缩流变及剪切流变,进而使危岩体存在滑移垮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间断中小功率电源的需求,设计了两路输出分别是4.2V和12V的不间断直流电源,主要由多路输出正-反激变换器、Buck充电电路、单环稳压控制电路及锂电池放电切换电路组成。具体实现方法是,市电正常供电时,通过UC3845芯片控制正-反激变换器实现三路电压输出,其中两路分别是4.2V 和12V的稳压输出,另一路输出由ARM控制给锂电池分 阶段充电,在市电断电时,通过ARM智能控制继电器使锂电池切换到放电状态,利用同一个变压器再次通过反激变换器方式实现两路稳压输出,并且由ARM控制器采用 PID算法实现主路输出的稳定,完成相应的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电路设计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实现了不间断双路输出直流电源各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道教洞天福地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在宗教山岳景观中占据独特地位。浙东天台山水神秀,历代高道以入山隐修为主要目的,形成了道教在区域山林的景观文化基础。从天台山“神仙之乡”的文化背景出发,从“想象与实践”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天台山洞天福地的景观流变:分析其“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赤城→桐柏”的信仰转移过程;以天台山为坐标,洞天福地格局打破了区域“层级”分布特征,而呈现大范围“州郡”空间格局。作为“联结点”的天台山,洞天世界沟通了宇宙、山、人3个基本场域,由此衍生出“洞宫”式和“周回”式山岳空间营建典范。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为中国洞天福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