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7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519篇
工业技术   664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第三轨受流器滑板螺栓联接的松驰问题,通过建立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有限元模型,以轨道不平顺谱为振动源进行了仿真。从接触力层面分析了列车最佳运行速度区间,并提取了振动载荷;通过建立螺栓联接模型,采用Yamamoto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实际工况分析了残余预紧力与列车运行速度、初始预紧力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运行初期残余预紧力下降最多;初始预紧力过小或过大均会影响联接的可靠性,当列车在最佳速度区间运行时,选择适当的初始预紧力和摩擦系数,可以提高防松性能;该分析结果对研究第三轨受流器滑板螺栓联接松弛机理及防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在瑞士苏黎士瑞士联邦工学院(ETH)的水力学、水文学和冰川学实验室(VAW),对沿台阶式溢洪道所发生的典型的二相滑掠式水流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本文对该项研究所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以及所研制的旨在减少专门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的设计准则作了集中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纺丝组件工艺对比调试,分析了纺丝组件消耗材料对纺丝组件漏浆的影响,指出了纺丝组件漏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控制初始弯曲引起的转子振动幅值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在与转轴初始弯曲方向成较大夹角的方向添加不平衡质量的方法 ,使转子新的不平衡方向与初始弯曲方向夹角接近 180° ,则可以减小转子在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幅。无论新的不平衡参数大于或小于初始弯曲参数 ,只要新的不平衡参数不至于太大 ,则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幅响应肯定会得到改善。特别是当新的不平衡参数近似等于初始弯曲参数时 ,无论转速高低 ,振幅都会大幅下降。当重力参数、外阻尼系数和内阻尼系数改变后仍有同样结论。本文援引文献 [2 ]中的实例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 ,并给出了解决类似故障的步骤。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处理生产实际中转轴初弯引起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7.
混合态二能级原子双光子过程中原子的压缩效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采用时间演化算符方法和数值计算研究了相干光场与混合态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双光子过程中原子的压缩效应.结果表明:原子初始所处的混合态对原子压缩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当0.85<S<1时,会周期性地呈现出短时的原子压缩效应,随着原子初始混合程度的增大,原子越来越远离压缩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的是通过建立初始啮合侧隙的数学模型,首次对谐波齿轮传动的初始啮合侧隙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在有限元计算的振动瞬态分析中各阻尼系统相互之间关系与这些参数如何影响结构振动特性以及在振动瞬态分析中初始速度对振动过程的影响这二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在分析中虽然只是对悬臂梁进行分析,但其分析结果可用于对叶片振动的瞬态动力分析中。  相似文献   
10.
铀表面初始氧化行为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雷  白彬  邹觉生  杨江荣  肖红 《稀有金属》2003,27(3):339-342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仪获取了表面清洁的铀及其在氧化过程中的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研究这些电子能量损失谱线显示:清洁表面铀的等离子损失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较为符合;随着氧化程度的加剧,体等离子体(BP)、表面等离子体(SP)以及价带间跃迁所造成的电子能量损失峰发生了明显的连续偏移和强度的变化,表明室温下清洁表面铀暴露微量纯氧后,在铀表面上发生了U→UO→UO2初始氧化过程。同时,又采用了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照分析了铀的初始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