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遥感图像解译与制图是遥感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本科教育中应加强遥感图像解译与制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对课程现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促进遥感图像解译与制图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型交叉性学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该文对我国高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剖析。为适应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已有28所高校开设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此专业主要设置在理工类普通高等院校,并以测绘科学背景院校为主。不同的学科背景,专业培养目标各具特色,课程体系与结构设置差异较大。为深化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在专业的地区分布、设置院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等方面尚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GIS专业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手段、课外辅导与作业讲解、课程资源与师资建设、实践教学与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改革,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部分高校GIS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永兴 《福建地理》2001,16(3):51-55
地理信息系统是新设立的大学理科专业。由于学科跨度大、知识量大,使该系统教学面临一定困难。同时,各学校对该系统教学理解不同,课程体系不同,培养毕业生规格有一定差异,将影响该系统专业毕业生的水平和社会对其毕业生的挑选和水平的认同。本文以几所大学为例,讨论我国高校GIS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当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课程体系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搞好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课程建设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建设的内容和途径。其中,着重阐述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这个课程建设的重点。同时,对我院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势下,高校培养与社会和时代相适应的人才,就必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针对学院就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的改革与优化作初步的探讨,对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就业率是学科专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是高职GIS专业生存的唯一途径,通过分析GIS产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结合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提出高职GIS专业四维五层的知识结构,根据知识结构的多层次性,研究和探讨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GIS)学科发展总趋向,探讨如何制定本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如何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关于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曹俊茹  宋振柏 《测绘科学》2007,32(6):196-198
本文介绍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测绘工程"的总体建设情况、改革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特色、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专业面广、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确定了本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框架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等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普通地质学》是引领新生进入地学殿堂、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一门专业启蒙课,也是新形势下地学通识教育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其内容涉及地质学全部基础知识中的最必要部分,具有衔接和统领地学各门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根据多年教学体会,笔者认为在精英教育与通才教育并举的新形势下,必须心系学生,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优化集课堂、实验、野外教学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摈弃不适应时代发展与国家需求的教育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对学生开展基础理论传授、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创新科研培育的系统教育,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目标明确地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学问与道德的关系,建立德识双馨的价值取向,提高基础地质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五育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