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路基的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实测沉降资料,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估算工后沉降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指数曲线法作为曲线拟合法的一种,一般不适用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针对常规指数曲线法的缺陷,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拓展指数曲线模型,介绍其求解过程。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部分实测资料,运用双曲线模型和三点法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拓展指数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关系数高,误差较小,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路基沉降预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是确保铁路客运专线轨道结构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探讨沉降变形评估标准与合理控制具有意义。针对沉降变形评估指标分类及其控制标准、观测期合理控制、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的控制标准和沉降量1 mm观测断面的评估等进行深入讨论。总结提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指标体系,并将10个评估指标细分为核心指标、基本指标和一般指标3个等级。核心指标应严格满足相关要求,任何一个指标不满足要求,不能通过评估;基本指标应整体满足相关要求,个别指标超过限值不大时,可以基本通过评估,同时提出完善意见;一般指标应基本满足相关要求。根据沉降变形的发展趋势,将沉降时间曲线分为3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期控制标准。建议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的最低标准可以由0.92放宽至0.85。建议对于观测期满足《评估技术指南》的要求,实测沉降量小于1 mm的观测断面,在整体沉降趋于稳定的条件下,直接判定其满足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3.
路基沉降观测期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及其合理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沉降观测期的合理控制是涉及工程质量、进度与造价的关键技术难题。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对路基沉降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沉降的发展趋势,将沉降时间曲线可分为3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期控制标准。第Ⅰ类,路基填筑完成6个月内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沉降时程曲线表现为较平滑、规律的收敛曲线,对于该类观测数据,沉降观测期可适当缩短。第Ⅱ类,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快速趋于稳定,却在中途出现突然增长,而后又逐步趋于稳定,对于该类观测数据,应在沉降突变后继续观测不少于2~3个月,待沉降稳定后,方能进行评估。第Ⅲ类,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继续发展,沉降速率未明显减小,未见稳定趋势,该类观测断面应引起观测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重视,延长观测期,必要时采取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低压缩性土在我国广泛分布,是高铁路基主要的承载地层。其承载变形快速稳定的特征对高铁路基变形控制有积极意义,因此,中低压缩性土智能识别对高铁路基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速铁路路基勘察设计中中低压缩性土的快速、智能识别问题,通过大量的现场原位试验数据,择优确定了以标贯试验、静力触探、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结果为智能判别指标,建立中低压缩性土模糊推演模式,构建高铁中低压缩性土网络预测模型,形成基于现场原位测试的中低压缩性土快速智能识别方法,并通过不同算法进行网络训练和工程预测。结果表明,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整体上吻合度均较高,共轭梯度法相对梯度下降法计算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中低压缩性土原位快速识别与测定,为高铁中低压缩性土路基设计、施工、评估等环节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