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4篇
政治法律   10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确工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中的定位,对于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弱势群体的作用,实现建设和协调劳动关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因和具体内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工会如何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劳动阐述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大连城市发展战略演进及未来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军 《大连干部学刊》2008,24(10):11-15
大连城市发展战略的演进史,集中反映了这座城市三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三十年中,大连发展战略经历了萌芽、成形、完善、创新和提升等不同阶段.实现了螺旋式的上升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大连特色、浓郁的时代特征、生动的愿景表述和继承与创新的较好统一,每个战略都对各个时期城市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大连要在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更大优势,应突出个性化战略、创新导向战略、高端国际化战略、生态化战略和城市中心化战略,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软件信息和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强调改革开放,提出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视察时又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着。深化改革包括很多方面内容,我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应把社会体制改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十年社会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与2002年相比,就业新增人口超过1亿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8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人数翻一番,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增长近一倍,  相似文献   
4.
薛军 《法学研究》2012,(1):50-52
作为"法学研究转型"系列研讨会之一,本刊编辑部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室、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大学罗马法系研究中心于2011年10月在广西联合举办了"中国民法实证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主要为民法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及法律实务工作者。从会议讨论情况看,民法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就实证方法之基本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对实证方法之基本认识与基本态度以及开展实证研究之经验各异,因而就传统法教义学与实证研究之关系亦有不同看法。虽然样本有限,但部分解释了民法实证研究不彰的原因。本刊撷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5.
法律行为“合法性”迷局之破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行为是私人创设调整其相互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行为,"规范性"是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法律对法律行为的调整主要表现为"效力性"评价,而非"合法性"评价。通行的法律事实体系理论将"事实性"界定为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这是一种错误的定位。将"合法性"看作法律行为本质属性的主张就源于这一错误定位。将法律行为看作是实现私人意思自治的法律工具,区分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不同调整方法,认可私人作为创制法律规范的主体,必然要求抛弃以"合法性"为法律行为基本属性的错误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一、生活世界与知识形态徐涤宇博士的《原因理论研究》一书是汉语法学著述中第一本以原因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在我看来,其首要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系统地“填补”了中国民法学在原因理论上的知识缺漏,而在于它代表了推动中国民法学知识转型的一种努力。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催生了社会生活对法律规则的迫切需求。变化了的生活世界对法学提出的首要需求是尽快地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律规则体系。这一需求在民事生活领域体现尤其明显。1992年以后,随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任务的提出,民法学界关注的中心基本上锁定在重要民事法律立法问题的研究上。先是《合同法》的起草,然后是《物权法》的起草和更加广泛的民法典的编纂。十多年来,立法论的研究,成为民法理论研究的绝对主流。同时,由于中国民法体系的继受法特征,立法论的研究范式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对国外法律制度的介绍以及对该制度  相似文献   
7.
8.
2008年9月2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举办了题为"大陆法系判例制度"的研讨会,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的二十多位学者到会参加讨论。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人均为有多年国外留学经历且对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制度有长期关注的学者,深谙成文法和判例间的互动关系。本期热点笔谈集中展现了此次与会学者对于大陆法系判例制度的研究成果,并期望这对于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的案例指导制度会有所裨益。在此,特别感谢我校校友黄卉博士的协助约稿。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尤其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以来,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壮大。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已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不久前,江泽民总书记为《证券知识读本》题写书名,并作了极为重要的批语,表明了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试验期,并明确了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信  相似文献   
10.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人格权的基本理论上存在一元论与多元论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模式。一元论认为只存在一个统一的人格权 ,它以概括的统一的人格利益为客体 ;多元论认为存在一系列具体的人格权 ,它们以具体的典型的人格利益为客体。一元论在实现概括保护人格利益的同时 ,导致法律规范的不确定性以及过于依赖司法个案判断 ,多元论能够在克服这些缺陷的同时 ,借助于民法其他制度实现对非典型人格利益的保护。中国的人格权立法应该采用多元理论模式。在民法典中采用多元理论模式的人格权立法时单独设立人格权编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