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NSCLC受累野IMRT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寻找预测因素。方法 2007—2011年间在我院治疗的256例未手术、Ⅲ期NSCLC患者。放疗采用受累野IMRT。放疗剂量50~70 Gy (中位值60 Gy),分割剂量2 Gy/次。109例(42.6%)接受同期化疗。采用NCI的CTCAE 3.0标准评估级别。以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发生≥2级放射性肺损伤作为终点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男215例(84%)、女41例(16%)。诊断时平均年龄59.2岁。43例(16.7%)发生≥2级放射性肺损伤。出现放射性肺损伤时间距放疗开始时间为20~169 d (中位数64 d)。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肿瘤位置、双肺平均剂量、双肺V5—V20与≥2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可疑相关(P=0.108、0.106、0.030、0.0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肺平均剂量和双肺V5—V20与≥2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密切相关(P=0.048)。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受累野IMRT后双肺平均剂量和DVH中低剂量区体积可以初步预测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拟评估放疗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不能耐受同步放化疗的食管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的患者均自放疗开始之日起口服盐酸厄洛替尼150mg/d,≥56天。毒副作用评价参照CTCAE3.0标准。近期疗效评价采用RECIST1.1标准。全组的总生存、无进展生存、无局部进展生存时间均自放疗第1天开始计算,应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入组28例患者,中位年龄71岁。22例(78.6%)为初治病例,6例(21.4%)为复发病例。ECOG评分22例(78.6%)为2分,6例(21.4%)为3分。中位随访15.7个月,全组中3度以上食管炎和皮疹发生比率为21.4%和7.1%。近期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7.1%和60.7%。2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7.8%、36.2%、63.8%。而既往不饮酒的患者中位生存期要优于既往饮酒者(30.7个月VS 8.1个月,P=0.012)。结论对于需进行同步放化疗而不能耐受的食管鳞癌者,盐酸厄洛替尼同步放疗的耐受性及有效性尚可,有潜力成为新的治疗手段。不饮酒者可能会从该治疗模式中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0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Ⅲa期29例,Ⅲb期77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55例患者接受含紫杉醇方案、21例患者接受拓扑替康方案、26例患者接受PE方案[依托泊甙(VP-16)+顺铂(DDP)]、4例患者接受其他方案的同步放化疗.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总生存期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2%、41.1%和27.5%.接受含紫杉醇方案、拓扑替康方案和PE方案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3、27.3和29.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含紫杉醇方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6.3个月)明显短于合并的拓扑替康-PE方案组(27.3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含紫杉醇方案和拓扑替康-PE方案)和N分期对患者的总生存期有显著影响(均P<0.05).含紫杉醇方案组急性放射性肺炎(2~4级)的发生率(27.3%)明显高于拓扑替康-PE方案组(10.6%,P=0.03),但两组间血液学毒性(3~4级)和放射性食管炎(2~4级)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4%∶29.8%,P=0.11;29.1%∶34.0%,P=0.59).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中的不同化疗方案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上,因梨状肌损伤而致腰腿痛者并非少见。它主要是由于大腿内收、内旋或蹲位突然站立等拉伤梨状肌,或因受凉、感染等致梨状肌发生炎性改变,压迫或刺激其上下孔通过的血管和神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证候群,故有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之称。用推、压、理、拨、摇等手法治疗本病,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VMAT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2016年间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共 58例接受同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其中男 47例。放疗剂量为 38~66 Gy,53例(92%)患者放疗剂量≥56 Gy。放疗中位次数30次,单次剂量 1.8~3.0 Gy。28例(48%)患者接受同步化疗。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年总生存率84%,1年无进展生存48%。11例(19%)患者发生症状性放射性肺炎,其中1例患者因为放射性肺炎死亡。31例(53%)患者在放疗后半年内CT发现无症状性肺局部纤维化。17例(29%)患者出现2级食管炎,10例(17%)患者发生≥3级不良反应,其中9例为白细胞减少。 结论 采用VMAT行局部晚期NSCLC胸部放疗近期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可接受,肺炎风险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分别评估≥2、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临床及剂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107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平均60(26-74)Gy的3DCRT,其中42例单纯放疗,65例序贯放化疗。记录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观察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的≥2级放射性肺炎(RP)和≥3级的放射性肺炎(SRP)。分级采用NCICTC3.0标准,统计用SPSS10.0软件包。结果107例共发生放射性肺炎39例,其中2级26例,3级10例,5级3例,SRP标准的13例。对RP单因素分析显示MLD、IMLD、CMLD、IV20-IV35、CV10、CV15、CV40、CV50及V10-V35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9、0.047、0.010、0.008、0.014、0.031、0.022、0.016、0.023、0.026、0.048、0.006、0.002、0.027、0.032、0.043),多因素分析显示V20是惟一RP发生的预测因子(P=0.005)。对SRP单因素分析显示MLD、IV20、IV25、IV30、CV5、CV10、V10、V15、V20、V30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V10是惟一SRP发生的预测因子(P=0.028)。结论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明显相关,其中V20、CV10分别是预测RP、SRP的剂量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近15年来,选择性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使用永久性粒子(~(125)I或~(103)Pd)治疗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采用。每年全世界约有5万以上的患者接受这一治疗,并且这一数字在不久的将来还会进一步增加。尽管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患者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的损伤或放射事故的报道,这一近距离治疗技术引发了许多放射安全性问题,亟待ICRP的专业意见。回顾涉及植入治疗患者周围人群受照剂量的所有相关资料。剂量数值是直接测量或计算获得。提示在大多数情况下,陪护人员或探视人员的受照剂量保持在推荐限值1 mSv/年以下。仅有极罕见的情况是,在进行植入治疗时患者的同伴正值妊娠期,需要特别谨慎。放射源随尿液、精液或粪便从体内的逸出是非常少见的。应给予患者专业建议以使其能够正确处理这类事件。显然,由于孤立粒子的低活度和较低的光子能量,未见与粒子丢失相关的意外或事故的报道。如果患者在植入术后几个月内死亡,尸体火化时(某些国家较为普遍)涉及到几个问题:(1)患者骨灰残留的放射活度;(2)空气剂量,因为有可能含有微粒子的空气会被火葬场工作人员或公众吸入。现有资料表明,如果在~(125)I植入术后12个月(~(103)Pd后3个月)进行火化是可行的。如果患者在这一时间期内死亡,则必须采取适当防护措施。我们还要告知患者,当其需要采取腹盆腔手术时,患者有义务告知其手术医生曾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含有全部植入信息的“皮夹卡”就非常有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近距离治疗会导致患者不育。然而,尽管该治疗相关的精液改变可降低生育能力,接受永久性粒子植人术后患者仍应格外小心衍育后代的可能,尽管对孩子遗传效应的影响是有效的。接受永久性粒子植入术的患者应警惕粒子可能会激发某些类型的放射安全检测仪。含有全部植入信息的“皮夹卡”这时候或有所帮助。根据现有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和外照射的经验,放射诱发第二原发癌发生率极低。近距离治疗带来的益处显然超过了迄今为止非常有限的(而且主要是理论上的)放射诱发第二原发癌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手术后接受现代放疗技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有症状的放射性肺毒性(SRILT)发生率及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接受术后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NSCLC患者。采用不良反应评价标准3.0版进行放疗相关肺毒性分级,≥2级定义为SRILT。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潜在的临床因素和剂量学因素。结果 227例患者入组,包括190例肺叶切除术和37例全肺切除术者。23例(10.1%)患者发生了SRILT,均为肺叶切除术后放疗者。放射性肺炎2级17例、3级5例、4级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同步放化疗、较大的PTV、平均肺剂量、V20-V40与SRILT发生率相关(P=0.015、0.048、<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同步放化疗、V20与SRILT发生相关(P=0.017、0.009)。结论 NSCLC术后放疗后SRILT发生率较低,同步放化疗及V20为SRILT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精确放疗技术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调强放化疗后局部区域复发模式、复发部位与放化疗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06-2014年治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482例,其中125例治疗局部区域复发,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差异和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法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复发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4%、14.7%,中位生存期23.40个月。中位进展时间12.96个月,复发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1.50个月,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23.0%、10.0%。原发灶复发67例(53.6%)、区域淋巴结复发21例(16.8%)、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复发28例(22.4%)、对侧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复发9例(7.2%),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96、24.76、23.23、18.66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49%、52%、46%、11%(P=0.000、0.004、0.008)。6例(4.0%)患者靶区外孤立淋巴结复发,其中5例位于锁骨上区域,1例(0.8%)野外孤立淋巴结复发。结论 局限期SCLC放化疗后局部失败部位主要为肺原发灶,更好的分割剂量和靶区范围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尼妥珠单抗与同期放化疗联合应用在Ⅲ期NSCLC的可行性与耐受性。方法 选取 18~74岁ⅢA、ⅢB期NSCLC初治患者。尼妥珠单抗分为100、200、400 mg组,每组 3~6例。前 3例如出现 1例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则再增加 3例,半数出现DLT则停止爬坡。放疗总剂量 60~66 Gy分 30~33次。采用顺铂、依托泊苷联合化疗。同步结束后继续尼妥珠单抗至16周或进展,加或不加同方案化疗2周期。评价不良反应、近期疗效、最佳肿瘤体积退缩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共入组 9例,7例可检测EGFR表达。3个剂量组均能良好耐受,未有DLT发生。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 3级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及血小板减少分别为66%、66%、11%、22%;其次为食管炎, 1级44%、2级22%;1级恶心呕吐44%;1级放射性肺炎44%。未发现皮疹或皮肤过敏反应。最佳总体积退缩平均为88%。中位随访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26.4个月,1年和 2年OS、DFS、PFS分别为78%和67%、56%和44%、78%和56%。结论 尼妥珠单抗100、200、400 mg每周方案与同期放化疗应用在局部晚期NSCLC可被良好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