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策平衡在行为改变过程及健康行为维持中发挥重要中介抑或决定作用,国外学者早已关注到决策平衡的重要价值,但国内却鲜见相关研究报道。本文对决策平衡概念的源起、构成、发展及相应测评工具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具体包括吸烟、饮酒、运动锻炼、营养膳食、癌症筛查、处方药应用、情绪管理、毒品及其他慢性病相关行为决策平衡测评工具,以期全面总结国内外健康相关行为决策平衡测评工具的优缺点、适用性和局限性等,为开发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乃至患病人群的健康行为决策平衡测评工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每搏量变异度(SVV)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拟行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以SVV指导补液的研究组(S组)和以CVP指导补液的对照组(C组),每组50例。S组:第1阶段以允许性高SVV值(13%~20%)行液体治疗,第2阶段以SVV(9%~13%)为目标进行补液;C组:第1阶段以低CVP值(0~5 cmH2O)行液体治疗,第2阶段以CVP(5~12 cmH2O)为目标进行补液。记录第1、2阶段持续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术毕乳酸浓度。记录入室、切皮、开始切肝、切肝完成、术毕的HR、MAP。持续记录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计算术中rSO2平均值(rSO2mean)、术中rSO2最小值(rSO2min)、rSO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O2%max)。记录术前1 d、术后1、2、3 d的肌酐(Cr)、尿素氮(BUN)。
结果S组去氧肾上腺素、硝酸甘油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5),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输液量、尿量明显多于C组(P<0.05),术毕时S组血清乳酸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在开始切肝、切肝完成时S组HR明显减慢(P<0.05),MAP明显升高(P<0.05)。S组rSO2%max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2、3 d S组Cr明显低于C组(P<0.05)。
结论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采用允许性高SVV指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临床特点和经尿道电切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1年间14例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患儿资料。年龄3~21d,平均14d。产前检查发现肾积水5例,输尿管扩张4例。入院后即刻导尿,纠正水电失衡并控制感染后,采用11F或8F小儿电切镜和钩状电极在12点处切开12例,8F小儿膀胱镜和BUGBEE电极12点切开2例。术后继续导尿3周。结果导尿1~2周后,患儿感染和水电失衡均可控制。本组患儿全部为Young分型Ⅰ型,瓣膜组织较厚。手术顺利,术后排尿情况改善,肾功能恢复正常。但随访观察发现部分患儿肾积水和膀胱输尿管反流持续存在。结论产前检查的普及使后尿道瓣膜症的确诊时间提前,经尿道电切治疗是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的最佳选择。术前术后的引流可以减少肾功能损害,且需要长期随访以了解上尿路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首发与复发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探讨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的特征及变化。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首次复发和多次复发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和复发风险感知各有特征。首发脑卒中患者:可识别异常但缺乏专业信息渠道,主动就诊意识强并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大,预后态度过于乐观易忽略复发风险;首次复发脑卒中患者:复发警示症状感知水平有待提高,感知复发严重且能自觉反思,复发担忧、疾病控制无力感与无用感交织;多次复发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能力明显下降,质疑行为改变益处,积极或消极接受复发且生死观话题突出。 结论 首发与复发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和复发风险感知水平不同,普遍存在复发风险意识不足的现象,建议根据发作次数设计分类健康指导方案,关注复发风险并实施风险沟通教育,提高脑卒中患者疾病认识和复发风险感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与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分析。方法入选156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年龄≥75岁),随机分为A组(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n=77)和B组(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n=79)。比较两组手术后的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即心绞痛发作、再次心肌梗死、猝死及出血发生情况(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结果 A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的心绞痛发作及消化道出血发生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与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相比,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药物使用安全性方面可降低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降低心绞痛发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普罗布考预处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相关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3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曲美他嗪组和普罗布考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术前口服曲美他嗪,普罗布考组患者术前口服普罗布考,比较三组患者PCI手术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gG型抗心磷脂抗体(IgG-ACA)、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PCI术后,三组患者血清hs-CRP、NO水平均显著低于PCI术前,血清vWF、IgG-ACA水平显著高于PCI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罗布考组、曲美他嗪组患者血清hs-CRP、 vWF、NO、IgG-AC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美他嗪、普罗布考预处理可以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 vWF、NO、IgG-ACA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炎性因子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深入探讨阿托伐他汀在ACS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3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20例(阿托伐他汀术前20 mg/d,术后10 mg/d)、中剂量组120例(阿托伐他汀术前40 mg/d,后20 mg/d)及高剂量组140例(阿托伐他汀术前80 mg/d,术后40 mg/d),另外入选同期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正常者作对照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血脂浓度、血清炎症因子如阿托伐他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凝血指标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浓度。临床随访6个月记录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ACS患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及凝血因子TF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TPIF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高剂量组炎症因子及TF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凝血因子TFPI浓度较治疗前升高,中剂量组仅hs-CRP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中、高剂量组炎症因子水平及TF浓度均明显降低,TFPI浓度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治疗1个月、3个月后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MACE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浓度,升高凝血因子TFPI浓度,降低MACE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和探讨内向整流钾通道(Ⅰ_(K1))激动剂盐酸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氯喹干预组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观测各组全心质量/体质量比和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大鼠心室肌细胞电压门控钙电流(Ⅰ_(Ca-L))、静息膜电位(RMP)及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变化。选用新生1~3 d的SD乳鼠,用0.08%胰蛋白酶和0.04%Ⅱ型胶原酶消化心脏组织,经差速贴壁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纯化心肌细胞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BaCl_2干预组和Zac+氯喹干预组,培养24 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Iso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心肥厚指数、左心室肥厚指数明显增加,膜片钳结果提示RMP减小APD明显延长;Zac干预组明显抑制心肌肥大,并增大RMP,缩短APD。同时应用低剂量Ⅰ_(K1)抑制剂氯喹可明显抑制Zac的抗心室重构作用,并逆转Zac对RMP和APD影响。在乳鼠心肌细胞,Iso可使细胞表面积增大,细胞内[Ca~(2+)]_i增高;Zac干预后细胞形态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显著减轻钙超载。Ⅰ_(K1)阻断剂BaCl_2和氯喹可阻断Zac的效应。结论:Ⅰ_(K1)选择性激动剂Zac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为增强Ⅰ_(K1),进而增大RMP,缩短APD,从而阻断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依赖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临床特征,收缩压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其入院时收缩压(SBP)水平而分为五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院内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病死率为(<106mmHg)22.1%最高、其余分别是[(106~125)mmHg]5.4%、[(126~140)mmHg]4.9%、[(141~160)mmHg]2.9%和(>160mmHg)3.9%。患者入院时收缩压低于106mmHg组的的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四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106mmHg(OR=2.671,P<0.05)和肌钙蛋白T峰值(OR=4.562,P<0.05)肾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多支和左主干病变是入院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SBP<106mmHg患者在院期间病死率高,入院收缩压低可作为判断AMI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