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底癌四种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54例口底癌的四种治疗方法的远期临床效果。单纯手术或放疗、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44.4%、18.7%、33.3%和40%,总的五年生存率为30.7%。手术仍为目前口底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术后可联合应用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2.
低温保存血小板的制备与质控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建立系统的二甲亚砜 (DMSO)低温保存血小板的制备及质控的技术和方法 ,以保证低温保存血小板的质量。采取的方法 :①DMSO在使用前进行超滤替代消毒 ;②采血后 6小时内对血液进行离心 ,将血袋管道系于套桶上方 ;③以 4 80×g的相对离心力 ,离心加速 9档 ,减速 4档 ;④分离血小板时流速不能太快 ,80 - 10 0ml富含血小板血浆应在 1分钟左右分完 ;在加入DMSO时速度以 1毫升 /分钟为宜 ;加好DMSO后放入 - 80℃冰箱保存 ;临床输注前将血小板置于 38- 4 0℃的循环水浴中 ;⑤融化后进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 ,检测HBsAg、抗 HCV、抗 HIV、梅毒特异性抗体 ,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表明 :共制备14 80 0单位低温保存血小板 ,其中机采血小板 80单位。对其中 30 0单位进行质控。手工分离血小板计数≥ 2 .4×10 10 /单位 ,平均得率在 70 %以上。机采血小板计数≥ 2 .5× 10 11/单位。手工分离血小板红细胞污染数≤ 1× 10 9个/单位 ,白细胞污染数≤ 5× 10 7个 /单位。融化后进行细菌培养 ,无细菌生长 ;ALT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输注后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结论 :本方法制备的手工分离和机采低温保存血小板质量可靠 ,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液成分的应用情况,为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接治的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液成分输注量、输注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占80%,女性6例,占20%,A、B、O、AB血型人数分别为10例(33.3%)、11例(36.7%)、8例(26.7%)及1例(3.3%)。共用血液成分7 558U,其中红细胞1 811U(24.0%)、血浆5 604U(74.1%)、血小板143U(1.9%),成分输血率为100.0%。A型为2 413U(31.9%)、B型为3 153U(41.7%)、O型为1 894U(25.1%)、AB型为98U(1.3%)。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除应大量补充晶体及其他胶体液外,输注血浆、红细胞及血小板等血液成分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非同型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输血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非同型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输血诊疗过程,动态追踪机体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指标变化,评估输血疗效.结果 针对半相合移植,移植前预处理免疫抑制较强,移植后很快进入粒细胞缺乏极期,患者感染出血风险较大.通过严密监测血象变化、凝血功能变化、肝肾功能变化,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按照输血方案对输血血型、输注的血液成分、每次输血量均进行严格把关,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移植前后的免疫血液学检测、移植输血方案的制订对科学、安全、有效输血和溶血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公共卫生和知识产权的概念,提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通过我国与美国、德国、欧洲专利局、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公共卫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比较,得出我国的专利法对于卫生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和发达国家基本看齐的结论。然而,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知识产权在国内专利申请上所占数量小,外国公司依据已获得的中国专利对国内医药企业提出专利侵权诉讼的出现和增长,使得公共卫生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不容乐观。同时提出在取得进步时,也应该防止公共卫生领域知识产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进行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筛检,从而认识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在血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04/07期间的1657名和2005-04/07期间的1748名离休干部进行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含量测定,并对溶血磷脂酸>3.0μmol/L和磷脂酸>5.0μmol/L的阳性人员进行药物干预。同时,选择2004年溶血磷脂酸和/或磷脂酸阳性人员119人,随机分为两组:①干预组(n=72):男63人,女9人,平均年龄78岁。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持续1个月。②对照组(n=47):男42人,女5人,平均年龄76岁。干预后,测定两组血浆中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含量。结果:纳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005年磷脂酸及血浆溶血磷脂酸 磷脂酸阳性率均明显低于2004年(P<0.01),尤其是磷脂酸的阳性率降低的更为明显。2005年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平均值均明显低于2004年(P<0.01)。干预组干预后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①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测定可作为血栓预警和了解抗血栓药物疗效的一种手段。②阿司匹林干预后,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含量均降低,可作为一种降低缺血性疾病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无偿献血中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过程中造成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以2000年1月~2005年12月到本院输血科进行无偿献血的63070名驻京部队官兵为观察对象,对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63070名献血者中,共出现569名采血量不足,占采血人数的0.90%。采血量不足的献血者中,静脉穿刺技术造成的有257人,占45.17%;心理因素造成的202人,占35.50%;其他因素造成的110人,占19.33%。结论在血液采集过程中,静脉穿刺技术是造成采血量不足的主要因素,献血者的心理素质、对献血的认识、采血环境等也会对采血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酮症酸中毒(DKA)患儿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T1DM并DKA患儿30例,于确诊24 h内(DKA 1组)及DKA纠正后10 d(DKA 2组)采血,另选取同期住院的不伴感染、缺氧、肿瘤或结缔组织病的同年龄同性别患儿3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测定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HIF-1α与VEG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特异性。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HIF-1α及VEGF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DKA1组HIF-1α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1);DKA纠正后HIF-1α及VEGF水平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但直至DKA纠正后10 d(DKA2组)仍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Real-time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产物位于预期位置,确定产物特异性。结论 T1DM并DKA患儿CD4+T淋巴细胞HIF-1α与VEGFmRNA水平升高,且DKA纠正后HIF-1α与VEGF mRNA水平不能恢复至正常,这可能与T1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采用不同途径过继回输致耐受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ol-DCs)对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ISI,查找关于过继回输Tol-DCs对移植物存活影响的动物实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3月5日。参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以同种异体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终点指标,分析Tol-DCs对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通过整合纳入文献信息,总结Tol-DCs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机制。结果最终纳入44篇文献,含4种Tol-DCs诱导方式,包括过继回输基因修饰、药物干预、细胞因子诱导及其他源性(脾源、肝源)Tol-DCs。纳入研究多数采用一次性尾静脉输注2×106Tol-DCs。我们采用森林图呈现实验组和未处理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半定量评价4种诱导方式产生的Tol-DCs对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Tol-DCs均能有效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基因修饰组平均延长存活时间为22.02±21.9 d(3.2倍于对照组),药物诱导组为25.94±16.9 d(4.3倍),细胞因子诱导组为9.00±8.13 d(1.9倍),其他源性Tol-DCs组为10.69±9.94 d(2.1倍)。与英文摘要保持一致:过继回输Tol-DC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机制有:(1)诱导T细胞低反应性(MLR);(2)削弱对移植物的细胞毒性杀伤效应(CTL);(3)诱导T细胞向2偏移(CK)(;4)诱生Treg。结论对MHC全错配近交系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受者小鼠,过继回输基因修饰、药物干预、细胞因子诱导及其他源性(脾源、肝源)Tol-DCs均可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或诱导免疫耐受。其中以基因修饰和药物诱导的Tol-DCs延长存活时间效果最为显著,且过继回输基因修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强于药物诱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亲友互助献血与军队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指标的差异.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上对3 104例亲友互助献血者、5 889例军队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初检和确认检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亲友互助献血组ALT、HBsAg、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5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军队无偿献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所有检测项目亲友互助献血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军队无偿献血组,部队官兵属于血源性传染病的低危人群,亲友互助献血可以作为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