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3.
目的探讨肌肉免疫DC-EBV-LMP2诱导的免疫效果。方法从BALB/C小鼠分离骨髓细胞,诱导培养获得小鼠DC,以100 MOI的rAd-LMP2感染获得DC-EBV-LMP2,继续培养48h,诱导DC-EBV-LMP2成熟。用免疫酶法确定LMP2在DC中表达。0,2,4周,以2×105个DC-EBV-LMP2/只免疫BALB/C小鼠,于第5,8周分别LMP2特异性水平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肌肉免疫DC-EBV-LMP2可诱导BALB/C鼠LMP2特异性免疫应答,且第5周强于第8周。CD8+T/CD3+T细胞亚群的比值在第5周高于对照组,而第8周低于对照组。结论 DC-EBV-LMP2肌肉免疫BALB/C鼠可诱导LMP2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EB病毒(EBV)潜伏膜抗原2是预防和治疗EBV相关肿瘤的良好靶抗原,本研究以食蟹猴为研究系统,观察携带EBV潜伏膜抗原2基因(LMP2)的重组5型腺病毒(Ad-LMP2)在动物体内引起的细胞免疫应答及病毒载体分布。方法分别使用低、中、高不同剂量的Ad-LMP2,于0周、4周以肌内多点注射的方式免疫食蟹猴,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动物外周血CD3、CD4、CD8阳性T细胞的比值;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法(IFN-γ-ELISPOT法)检测Ad-LMP2诱导的LMP2特异性CTL;RT-PCR方法检测首次和末次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重组病毒的载量,以及8周后,脑、心、肺、肝、脾、肾、睾丸、卵巢和注射局部肌肉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与同期对照组或免疫前比较,Ad-LMP2免疫的动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差异(P>0.05);低、中、高不同剂量都能够诱导产生LMP2特异性CTL,其中,中、高剂量组反应水平较高;Ad-LMP2肌内注射后15min~1h在血中浓度最高,2~8h后分布到其他脏器。1d后,病毒主要分布在注射局部的肌肉组织中,而在脑、心、肺、肝、脾、肾、卵巢或睾丸等组织内,未检测到重组病毒。结论 Ad-LMP2在食蟹猴体内能够诱导产生LMP2特异性CTL,对T淋巴细胞亚群不产生影响,重组病毒只分布在注射局部肌肉,没有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携带EB病毒(EBV)潜伏膜抗原2基因(LMP2)的重组5型腺病毒(Ad-LMP2)免疫Balb/C小鼠后,不同时间点的免疫反应。方法每只小鼠通过肌内注射的方式免疫2×109VP的Ad-LMP2重组病毒颗粒,使用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方法(IFN-γELISPOT),分别于免疫后1、2、3、4、5周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LMP2特异性释放IFN-γ的细胞数。观察不同时间点特异性CTL反应强度的变化。结果 Ad-LMP2免疫小鼠1周时,就已经产生明显针对LMP2的特异性CTL,1×106个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约800个特异性释放IFN-γ的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与1周时的结果相比CTL水平2、3、4周均没有明显改变,5周时稍有下降(P<0.05)。结论 Ad-LMP2免疫Balb/C小鼠,1周内就能够诱导出LMP2特异性CTL,产生的CTL能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6.
L-酪氨酸经O-苄基化和重氮化反应制得(S)-2-羟基-3-(4-苄氧苯基)丙酸,再进行O-乙基化及乙酯化得到(S)-2-乙氧基-3-(4-苄氧苯基)丙酸乙酯,续经催化氢化脱苄基得到手性中间体(S)-2-乙氧基-3-(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总收率19%,ee值98.5%。 相似文献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