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的药动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他汀类药物的药动学性质及与其他药物的药动学相互作用。他汀类药物的单一疗法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可能发生药动学相互作用,从而降低药物疗效或增强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蚓激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蚓激酶是从蚯蚓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是一种多分酶制剂,其中含有类似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t-PA)的成分,因其具有溶栓、抗凝和去纤溶作用,我们选择了经临床确诊为脑梗死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证明蚓激酶疗效肯定、安全、未见明显副作用。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03年1月~2004年1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36例,其中女11例,男25例。年龄49~82岁。脑梗死诊断符合1996年WHO制订的脑血管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脑神经损害症状,病程1年以内,并排除肝… 相似文献
3.
雷帕霉素联合环孢素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RPM)口服液联合环孢素(CsA)预防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首次肾移植患者20例,随机分成RPM试验组和硫唑嘌呤(Aza)对照组,每组各10例,分别接受以CsA和类固醇激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6mo,比较2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7例完成治疗者人/肾均存活;仅Aza组1例发生2次急性排斥反应;2组各发生2例严重不良事件。结论:RPM联合CsA可有效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并维持肾功能于良好水平,但是也可能增强CsA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治疗仪治疗1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粘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粘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紫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口腔溃疡处6—10秒,从6秒开始,每日1次,逐日递增,持续7天。对照组采取口腔溃疡面只涂生长因子,不进行口腔照射。结果’两种方法均能使溃疡面减小,以至痊愈。对照组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15天。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9天,可有效减轻局部疼痛,缩短病程。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紫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能加快溃疡面愈合,缩短病程,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E-钙粘蛋白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胃粘膜和胃癌标本的E-Cad和MMP-9表达。结果在胃癌组织中,E-Cad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3.7%,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其表达率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E-Cad表达阳性者,其5年生存期率较高(P〈0.05)。MMP-9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75.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分期以及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胃癌广泛存在E-钙粘蛋白及MMP-9表达异常,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右美托咪定对二氧化碳潴留并躁动的镇静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ICU二氧化碳潴留并躁动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5月收入ICU的有二氧化碳潴留(PCO2〉60mmHg)并躁动的患者共32例纳入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首剂1μg/kg的负荷量于10min推完,给予0.2~0.7μg/(kg·h)的维持量,镇静目标为评分Ramsay2~3分,于用药前、后查血气分析,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频率,对比使用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使用右美托咪定后12hPO2明显下降(P〈0.05),SpO2、PO2和呼吸频率于用药后6、12h变化明显(P〈0.05),p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二氧化碳潴留患者镇静无呼吸抑制,不加重CO2潴留,无降低氧分压,可保持随时唤醒状态,是ICU二氧化碳潴留并躁动患者安全有效的镇静剂选择。 相似文献
7.
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院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5月收住内科经微生物检查证实的39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4.6%,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0.5%)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率为91.6%。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除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合理治疗,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所发生的124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77例,占62%,胎盘因素32例,占25.81%,软产道5例,占4.03%,凝血功能障碍10例,占8.06%,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关系密切。结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盘因素成为产后出血的次要原因。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加以预防,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代9 818例海洛因依赖者吸毒方式与并发传染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9年广东地区海洛因依赖人群吸毒方式的变化与并发传染病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做好减少毒品危害工作。方法:将1997―1999年4457例海洛因依赖出院病例分为Ⅰ组,2000―2002年2657例为Ⅱ组,2003―2005年2704例为Ⅲ组;调查患者入院时吸毒方式及感染传染性肝炎、梅毒、艾滋病、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情况。结果:Ⅰ组4457例中静脉注射1855例、占41.6%,传染病患病率为9.1%;Ⅱ组2657例中静脉注射1301例、占49.0%,传染病患病率为13.5%;Ⅲ组2704例中静脉注射1475例、占54.5%,传染病患病率为19.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近9年来广东地区海洛因依赖者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人数及并发传染病患病率均有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以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毒感染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蚓激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蚓激酶是从蚯蚓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是一种多分酶制剂,其中含有类似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t-PA)的成分,因其具有溶栓、抗凝和去纤溶作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医院选择了经临床和CT确诊为脑梗死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证明蚓激酶疗效肯定、安全,未见明显副作用。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36例,其中女11例,男25例。年龄49~82岁。脑梗死诊断符合1996年WHO制定的脑血管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脑神经损害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