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提高教学质量,将CBL引入血管外科教学。通过实践,探讨了CBL模式在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并对CBL的难点与重点、优势与不足进行归纳总结,为培养临床型人才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漏、误诊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漏、误诊常常出现在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辅助诊断 ,剖腹探查四个阶段。临床医师主观上的错误判断和各种检测手段客观上的误差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作者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漏、误诊的原因 ,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到2008年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其中有基础疾病者8例,1例手术发现病变肺合并癌变(低分化鳞癌).结果 (1)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者12例、发热5例,无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肺部影像学改变者4例;(2)胸CT示病变位于下肺者7例、上肺3例、右肺中叶1例、双肺多发分布5例,位于右肺8例、左肺4例、双肺4例,14例表现为肺部块状或球形阴影;(3)3例PET-CT显示病灶呈高代谢,其中2例为肺内播散病灶,1例同时合并胸腔积液.结论 肺隐球菌在无基础疾病人群中发病率较高(43.75%),影像学上表现各异、形态多样,经纤支镜活检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多数须经手术而确诊;治疗一般选用氟康唑加两性霉素B或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两例病例报道来研究一种新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无需补片,改变颈动脉切口的方向以防颈内动脉再狭窄,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研究发现,与外翻式、补片式相比,改良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既可防止再狭窄发生,又能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明显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与特异性细胞免疫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发现的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它在抗原摄取与递呈方面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它通过提供双信号刺激、细胞辅助作用、细胞因子等直接和间接地启动特异性细胞免疫。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创伤后肠道树突状细胞迁移和形态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树突状细胞和肠道细菌移位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n=8)不放血,失血性休克组(n=40)按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术后3、6、12、24、48 h取肠系膜淋巴结行抗S-100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菌培养,分析各时间段系膜淋巴结内细菌和树突状细胞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树突状细胞和细菌数量同时在术后12 h达到高峰,两者在时间变化上密切相关(r=0.89)。结论在创伤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机制中,树突状细胞极有可能和巨噬细胞一样,携带活菌迁移,构成细菌淋巴途径移位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内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规律,藉此探讨排斥反应的防治.方法 受体Wistar大鼠30只,按5只/组随机分为6组,35只SD大鼠作为供体,其中5只供肾作为对照组,不行受体手术.其余均行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术,并分别于开放供肾循环后1、6、12、24、48、72 h切取移植肾,行石蜡包埋切片,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移植肾病理学改变及肾小球内DC数量变化.结果 各组切片均未见肾小管肾炎、动脉内膜炎等AR表现.对照组及术后1 h组肾小球内DC数量基本为零;此后逐渐增加;24 h组达到顶峰,其均数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max=0.038);随后DC数量缓慢下降.结论 大鼠肾移植术后72 h内,供肾肾小球DC数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受体DC不断迁入、迁出供肾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揭示移植肾内DC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物的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围手术期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动脉硬化尿毒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在诊断、手术、术后用药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 因肾血管栓塞切除移植肾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9例,术后半年移植肾动脉狭窄1例,均治愈.63例患者至今人/肾存活,肾功能正常.结论 明确的术前诊断、良好的术中血管吻合,正确的术后处理,是减少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明确大鼠左侧RDLN位置;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RDLN内DC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美蓝示踪法明确SD和Wistar大鼠左RDLN位置。Wistar大鼠60只分两组,以SD大鼠作为供体,30只Wistar大鼠左侧行异体原位肾移植术,按5只一组于开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另30只Wistar大鼠行左肾缺血再灌注术作为对照,同样在开放左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标本切片后行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对照1 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增多,48 h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肾移植1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持续增多,至72 h达最大值。肾移植和对照组DC数量差异显著(P<0.01)。形态上,1,6 h肾移植组DC形态和对照组类似,为imDC形态。12~72 h组淋巴结皮质区内DC伸出大量树突样突起,为mDC形态。结论 大鼠RDLN具体位置的明确有助于移植免疫机制的研究。肾移植后DC存在移植肾到肾周淋巴结的迁移。DC能否成熟并发挥功能同异体抗原的进入及DC在体内迁移的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