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电解质水平变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5年3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将其分为轻度颅脑损伤组(171例)、中度颅脑损伤组(104例)、重度颅脑损伤组(85例),根据血钠水平将重度颅脑损伤组进一步分为高水平血钠亚组(73例)和稳定水平血钠亚组(1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入院后5d内血浆电解质(血钠、血钾、血氯)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中度颅脑损伤组血钠、钾、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颅脑损伤组血钠、氯水平高于轻度、中度颅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中度、重度颅脑损伤组血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颅脑损伤组中,高水平血钠亚组死亡58例(79.45%),稳定水平血钠亚组死亡4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监测颅脑损伤患者尤其是重度损伤患者血钠水平变化,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扫查选择适合封堵治疗的VSD患者,然后监测导管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VSD的全过程,在监测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导管及封堵器的位置,配合封堵器的释放,观察封堵器是否已封堵好室间隔缺损处,周边有无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胸腔镜辅助下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8例患者在胸腔镜电视系统监测下经第4肋间前外侧小切口采集乳内动脉。并经此小切口直视下切开心包,显露左前降支,进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果 第2肋间至第6肋间节段的乳内动脉可顺利游离,时间平均为38min,吻合完成后检测旁路血管流量满意,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及手术死亡。患者均于术后9~12d出院。随访3~2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绞痛症状。结论 胸腔镜电视系统监视提供了良好的视野,明显降低了经第4肋间小切口游离第2、6肋间乳内动脉的难度,可以获取足够长度的血管,通过小切口即可完成旁路移植。手术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肺分流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48例施行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肺分流术患者,年龄5个月~29岁,体重7~51kg,气管插管全麻,采用中小剂量芬太尼(15~20μg/kg)维持麻醉,必要时辅以低浓度的异氟醚吸入,术中通过及时补充血容量,预见性处理循环变化,及时行上腔静脉引流等方法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死亡1例,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短,SpO2由术前(75.67±11.08)%升到(89.53±6.56)%,均于术后24h内脱离呼吸机,所有患者呼吸支持时间、输血量、术后胸液量、ICU停留时间均明显少于同期体外循环CPB组(P<0.01)。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术中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和维持低状态肺血管阻力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同时加强血液保护、脑保护是术后迅速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麻醉期呼吸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呼吸管理方法。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胸腔镜组(A组)和传统开胸组(B组),每组45例。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全麻,整个手术过程A组采用减少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的改良双肺通气方法来暴露术野,结合肺保护减少肺损伤;B组行常规间歇正压通气(IPPV)完成手术。观察两种呼吸管理方法对手术、预后的影响。结果2组术野暴露满意,均无恶性心律失常、残余漏、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肺不张及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A组与B组比较,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8.2±3.1)h vs(15.5±3.4)h,P<0.01),术后胸液量(155.3±56.1)ml vs(408.8±104.2)ml,P<0.01,术后住院时间(8.1±2.2)d vs(15.6±4.2)d,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中采用改良双肺通气与肺保护的呼吸管理方法,能取得能良好术野暴露,满足手术要求,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19岁。因发现右侧颈部包块逐渐增大而来院就诊。查体 :右侧颈部可扪及一大小约 2 0 mm×2 0 mm的包块 ,边界欠清楚 ,质软 ,有搏动感。听诊 :可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超声检查 :右颈总动脉分叉处失去正常形态 ,呈局限性囊状扩张 ,其大小为 32mm× 2 3mm,分叉处内膜增厚 ,后壁可见厚度约 6mm的强回声斑块 ,后伴浅淡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显示包块内血流与正常颈动脉相连 ,瘤体内血流呈现慢且红蓝相间的涡流信号 ;脉冲多普勒(PW)显示瘤口处动脉血流频谱 PSV:77.5 5 cm/ s,RI:0 .77;瘤内示颈动脉样频谱 ,流速低于正常且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肘、腕红外热像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WP-95型红外热像仪,对221例常规军事训练1~5年的年轻干部及战士进行红外热像仪的全身检查,并与刚入伍未参加训练的新兵100例进行对照。结果221例经红外热像图检查发现颈、肩、腰、肘、腕出现异常热像图的有180例,占81.45%;而100例新战士仅有6例颈、肩、腰、肘、腕出现异常热像图,占6.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86例异常热像图受检者全部做x线摄片检查,X线摄片异常者仅28例,占15.05%,两者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外热像图对军事训练所致软组织损伤有其独特的异常热像图,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信息,正确的使用红外热像图,对保证部队广大指战员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患儿136例,随机分为K组(快通道麻醉组)和C组(常规麻醉组)各68例,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相关指征。结果 K组和C组手术时间、CPB时间、阻断时间上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K组住院时间为(7.2±3.2)d,无术后肺部感染和支气管痉挛发生,C组住院时间为(12.8±4.5)d,发生术后感染3例、支气管痉挛4例,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效果理想,并且可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现高血压12例(63.2%),心动过缓10例(52.6%);术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6例,低钾血症8例,低氧血症3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除死亡1例外均痊愈出院。结论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危险性高,术前应积极改善心肺功能,术中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术后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和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用三种不同频率的彩色多谱勒超声探头对 10例混合型多发性大动脉炎进行检查 ,探讨其超声特征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0例混合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 ,女 7例 ,男 3例。年龄18~ 33岁 ,平均 2 5岁 ,10例中有 8例高血压 ,另 2例 ,1例右上肢血压正常 ,左上肢测不到血压为无脉症 ,另一例血压在正常范围。采用Apogee 4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分别用三种宽频带探头 :7~ 11.0MHz高频线阵探头对外周动脉血管进行检查 ;2 5~ 5 .0MHz凸阵探头对腹部脏器进行检查 ,重点是双侧肾脏情况 ;2 5~ 6 .0MHz环阵探头对心脏进行检查。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