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诱发因素.预防性HPV疫苗是一种预防宫颈癌的新方法,其效果得到了多项临床试验的肯定.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同样备受关注,目前治疗性疫苗的类型很多,但因其机制较复杂,大多仍处在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因其位置深在,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成为妇科肿瘤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3例双侧股骨头坏死合并双侧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加长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探讨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经随访效果良好。此类患者手术难度大,行加长柄全髋关节置换安全可靠,由于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双侧手术宜分次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肌腱膜翻转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对18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应用腓肠肌腱膜翻转术重建跟腱。术中于小腿中部腓肠肌腱膜-肌移行处切取一条长8~10 cm、宽3 cm带蒂腓肠肌筋膜瓣,其基底留在离断端上方约1.5~2 cm处,于蒂上方跟腱中心作一纵切口,把腱膜瓣从此切口中穿过,再反折向下,由跟腱两侧向浅面包绕跟腱远近端及其缺损。自跟骨结节撕脱者将跟骨结节咬成粗糙面,腱膜条拉紧,根据缺损长度修剪腱膜条远端,使之与跟骨结节相接触。然后用Bunnell抽出钢丝法将重建跟腱拉紧,使踝关节跖屈约20°。结果本组有3例切口延迟愈合,无皮肤及肌腱坏死、无深部感染及再断裂病例。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6(24~40)个月,按Arner-Lindholm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临床疗效良好。结论腓肠肌腱膜翻转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阴式超声和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阴式超声及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方法对9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后常规行诊刮或定位活检。结果阴式超声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宫腔镜检查明显优于阴式超声。  相似文献   
6.
妊娠足月合并双侧卵巢巨大囊肿1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长民,宋艳君,张景权,岳云患者,女,26岁,身高155cm。因停经385/7周,腹部下坠感于1995年1月24日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尚可,意识清楚。T36.7℃,P80次/min,BP16/...  相似文献   
7.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2.5±1.3)年。骨折愈合时间4~8(5.8±1.7)个月。随访期内死亡2例,19例生活可自理。X线片示假体无松动及下沉。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伴有骨质疏松症者,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是可行的,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AF内固定联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腰椎骨折,尤其是胸腰段结合部位的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爆裂性骨折占其发病率的15%左右。有骨块突入椎管内挤压硬脊膜及神经根时,需要进行椎管减压及内固定治疗。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采用AF系统内固定联合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6例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Nm23-H1基因产物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1)正常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Nm23-H1基因产物表达率分别为:13.3%,33.3%,44.4%,69.3%,组间差异显著;(2)Nm23-H1/NDPK在上皮性卵巢癌Ⅰ、Ⅱ期间明显高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m23-H1/NDPK在分化较差,期别较晚的卵巢癌患者中表达明显下降;(4)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Nm23-H1产物明显低表达;(5)Nm23-H1与p21、p53分别存在独立的联合作用。结论 Nm23-H1基因产物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相关,Nm23-H1与p21,p53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判断预后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2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