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联合分析法在献血者征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过去十多年来 ,行为科学原则、市场营销策略、数理统计理论已经应用到对献血者的征募管理中[1] ,形成了献血者行为学理论[2~ 9] ,献血者的征募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到目前为止 ,上述研究都限定在对献血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的范围内 ,未涉及血液中心 /采供血机构的行为特征对献血者献血行为的影响。联合分析 (conjointanalysis)方法 ,作为市场调查的重要手段 ,已经被发达国家引入到医疗卫生领域 ,对医疗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调查工作 ,发挥了巨大作用[10 ,11] 。笔者尝试运用联合分析方法 ,开展对公众的问卷调查 ,探索血液中心…  相似文献   
2.
无偿献血者筛查检验报告及标本实据的档案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标本检验报告有着严格的管理要求,必须具备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和保密安全性,因为它既是受血者使用相关血液产品的主要安全依据,又是献血者符合献血健康标准的指征,尤其重要的是:一旦出现输血相关法律纠纷,它将成为举证采供血机构安全责任的重要证据之一。如何使报告具有全面性、合理性,是采供血机构检验科工作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RhD阴性献血者RhD弱抗原变异体的发生频率,为提高输血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用盐水试管法对初筛为RhD阴性的血样进行RhD表型鉴定;然后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筛查Partial D和Weak D,最后用吸收放散试验从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认阴性的血样中筛选并确认DEL型。结果 RhD阴性献血者中最多的Rh表型为dccee,其次为dCcee,分别为57.34%(207/361)和32.13%(116/361)。共筛查出Partial D和Weak D 19例,总检出率为5.26%(19/361),其中dccEe 8例(2.22%)、dCcee 5例(1.39%)、dCCee 4例(1.11%)、dccee和dCcEe各1例(0.28%)。共确认DEL型87例,总检出率为24.10%(87/361),其中dCcee 72例(19.94%)、dCCee 8例(2.22%)和dccEe 7例(1.94%)。结论 RhD阴性献血者RhD弱抗原变异体发生频率较高。常规血清学检测Rh阴性的供血者,应进一步排除RhD弱抗原变异体,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洗涤混合血小板的质量和部分体外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混合白膜层(BC)法制备的洗涤混合血小板(洗涤混合BC-PC)的质量和体外功能,为临床应用提供质量依据。方法400ml/袋新鲜全血在4~6h内分离出的BC在22℃静置过夜,6袋同血型的BCs混合、制备成BC-PC,用生理盐水洗涤,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该洗涤混合BC-PC的血小板含量和红细胞残留量、用Nageotte白细胞计数板测定白细胞残留量、用比浊法测定最大聚集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CD41和CD62p阳性表达率,并测定该制品的pH值和血浆蛋白清除率。结果血小板含量≥2.5×1011/袋,白细胞的残留量达到106/袋,血浆蛋白清除率≥98%,胶原蛋白诱导的最大聚集率>90%,CD62p阳性表达率平均为19.52%。结论生理盐水洗涤混合BP-PCs的质量符合单采血小板和洗涤红细胞的标准,具有较好的聚集功能,洗涤并未加强血小板的活化,可以用于临床输注。  相似文献   
5.
浓缩血小板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浓缩血小板(PC)的制备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白膜层(BC)法和单采PC。我国临床应用的主要是单采PC,手工采集全血制备的PC在临床应用中占的比例很小。而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BC法制备的血小板添加液(PAS)汇集血小板(PAS汇集BC-PC)在临床应用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还有增长趋势。我们就汇集BC-PC的起源及发展、国内外应用现状、具有的优势及发展前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珊珊  陈玲玲  王鹤萌  胡宝忠  常缨 《中草药》2016,47(10):1753-1761
目的研究蕨类植物中4CL基因的表达与分析,为蕨类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和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运用CHIPS、CUSP和Codon W在线程序对自主克隆的香鳞毛蕨4CL基因(Df4CL)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大肠杆菌、酵母菌、拟南芥、烟草等基因进行比较,对了解Df4CL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为其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结果 Df4CL基因对ATGC选择没有偏向性,并且与小立碗藓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相一致。在密码子使用频率上,Df4CL基因与拟南芥的差异小于与烟草、大肠杆菌、酵母的差异;基于4CL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性的系统聚类分析表明,香鳞毛蕨与小立碗藓、拟南芥聚为一类。结论预示Df4CL基因更适合在拟南芥中外源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自动化血液筛查实验室中,均值-极差(Xbar-R)控制图应用于血液筛查试验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采用Levey-Jennings控制图和Xbar-R控制图分别对一实验室某一阶段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质控方法控制不同类型误差的能力大小和真实性。结果针对同一来源的数据,Levey-Jennings控制图适于监控随机误差,而没有体现天间变异的能力;Xbar-R控制图对天间的变异表现清晰,适于对系统误差作判断分析。结论Xbar-R控制图与Levey-Jennings控制图结合使用,既可有效监控试验的随机误差,且Xbar-R控制图反映的每天试验的批间差异和天间差异,达到了对试验过程中系统因素的有效监控,适于自动化程度高、检验工作量大的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测汇集白膜层(BC)法制备的洗涤汇集血小板(洗涤汇集BC—PC)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400ml/袋新鲜全血在4~6h内分离出的BC在22℃静置过夜,6袋同血型的BCs混合制备的混合BC—PC再用生理盐水洗涤,制备的洗涤混合BC—PC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含量和红细胞残留量、用Nageotte白细胞计数板测定白细胞残留量,用比浊法测定最大聚集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CD41和CD62p阳性表达率,同时检测洗涤产品的pH值和血浆蛋白清除率;通过测定输注洗涤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加值(CCI)来确定血小板的输注效果,针对有输血性过敏反应史或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输注洗涤血小板后是否发生输血性不良反应来确定纠正输血性不良反应的效果。结果患者输注洗涤血小板后1h CCI〉10占87.5%,没有发生输血性不良反应。结论患者输注洗涤汇集血小板能够达到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和纠正、预防输注血小板引起的输血性过敏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他输血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献血者HIV感染的流行特征,为采供血机构开展合理有效的献血者招募和检测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1~2010年本中心献血者血液标本抗-HIV检测数据,这些标本均经2种不同厂家的ELISA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送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 2001~2010年石家庄地区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193%(1 613/836 307),总体确认阳性率为0.004 3%(31/836 307),从2001年的0.004 01%上升到2010年的0.010 2%,呈上升趋势。感染者男性占绝对优势,占总感染人数的93.5%(29/31)。2009~2010年19~29岁年龄段HIV感染8例,占总感染人数的80%(8/10),有低龄化的趋势。在感染方式上主要为性传播,性感染占总感染人数的71%(22/31),2008~2010年异性传播3例,同性传播12例,呈现出由异性传播向同性传播转移的趋势。结论为保证输血安全,必须加强无偿献血者尤其是年轻献血者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从低危人群中的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防止高危行为人群参与献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献血影响因素分类的新方法。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影响因素调查,应用SAS软件包的系统聚类分析模块对献血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按对献血影响的大小可将献血影响因素依次分为4类。结果极高及高影响因素24.4%,中影响因素22%,低影响因素29.2%。结论聚类分析为献血影响因素献血影响因素分类提供了1种科学有效的新方法,与传统分类法结合能更好地满足献血者服务需求和指导献血者招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