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简便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简便快速的核酸检测新方法--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T-LAMP)检测麻疹病毒核酸,并与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nest-RT-PCR)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比较RT-LAMP方法与nest-RT-PCR方法对吉林省历年麻疹病毒分离株以及临床疑似麻疹咽试子中麻疹病毒核酸检测的检出率.结果 两种方法对23株麻疹分离株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均达到100%.针对18份麻疹病毒分离阴性的临床疑似麻疹咽试子分别利用RT-LAMP和巢式RT-PCR两种方法进行麻疹核酸检测,RT-LAMP方法阳性率为56.52%,巢式RT-PCR方法阳性率为47.83%.结论 RT-LAMP方法比巢式nest-RT-PCR方法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1999~2004年流行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确定海南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别,从分子水平揭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麻疹策略的制定提供本底资料。方法采用B95a细胞从麻疹爆发和散发病人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序。结果在57份疑似麻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14株麻疹病毒,经测序全部为H1基因型。结论引起海南省1999~2004年麻疹爆发和散发的病原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尚未发现有其它基因型传入引起的麻疹病例。  相似文献   
3.
4.
引起江苏省2005~2006年麻疹流行的野病毒基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引起江苏省2005~2006年麻疹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5~2006年收集了324例来自江苏省7个设区市的麻疹急性期病人咽拭子标本,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细胞)从5个市分离到麻疹病毒99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99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基因31'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 通过N基因3'端450个核苷酸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分析证明,99株均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H1a基因亚型中有2个小分支.99株麻疹病毒间450个核苷酸差异率为0%~4.7%;与A基因型代表株Edmonston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6.7%~9.8%;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1的核苷酸差异率为6.7%~9.6%.结论 H1a基因亚型麻疹病毒在江苏省广泛流行,为绝对优势基因亚型,H1a亚型2个小分支中的很多不同或相同的病毒株引起的多个传播链造成省内各市的麻疹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麻疹法流行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05~2007年麻疹疫情特征及麻疹野毒株的基因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对本省分离的116株麻疹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2005~2007年麻疹疫情明显上升,发病率分别达11.13/10万,6.10/10万和7.23/10万.各省辖市中苏州市发病率一直居于首位,其次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存在数年一次的麻疹高发现象.2005~2007年<8月龄儿童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0.83%,12.88%,10.98%;≥15岁成人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6.12%,43.19%,44.52%;<8月龄儿童和≥15岁成人麻疹病例合计占总病例数的55%以上.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苏州、常州、无锡市等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至今分离116株麻疹野毒株,均为H1基因型的Hh基因亚型.结论 麻疹发病年龄分布已全面呈现"双向移位"现象;流动人口已成为经济发达地区麻疹发病的主要人群;H1a基因亚型为江苏省广泛流行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方法 分析全国2006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血清学和病毒学监测数据库,评价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的各项指标.结果 ①血清学监测:全国2006年共采集麻疹血清学标本60 173份,标本采集率为57.44%;采集合格标本并有实验室结果的50 197份,占采集标本总数的83.42%.对其中858起疫情爆发中的794起,经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爆发;对84起疫情爆发中的73起,经实验室证实为风疹爆发.②病毒学监测:2006年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CDC麻疹实验室共送检196株麻疹病毒,经证实全部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中的H1a亚型;7个省CDC麻疹实验室共送检17株阳性风疹病毒,除来自同一起爆发的2株四川省风疹病毒为2B基因型外,其余均为1E基因型.③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2006年国家麻疹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所有省CDC麻疹实验室通过了由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血清标本复核;湖南、云南、福建、新疆、四川、安徽、内蒙古、江苏省CDC麻疹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现场考核.结论 中国2006年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了标本采集、血清学检测、细胞培养、病毒分离等标准方法,为2012年消除麻疹奠定了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1993~2006年本土麻疹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流行趋势。方法依据全国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学监测数据库,分析中国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993~2006年,从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分离到748株麻疹病毒,其中743株为H1基因型,1株为H2基因型,1株为A基因型,3株为疫苗相关A基因型。在H1基因型中,684株为H1a基因亚型,50株为H1b基因亚型,9株为H1c基因亚型。从29个省分离到H1a基因亚型(西藏、湖北省未开展),H1b基因亚型只从10个省分离到,H1c基因亚型在1993~1994年从4个省分离到。自2000年以来,H1a基因亚型逐年成为优势流行亚型,并呈上升趋势;H1b基因亚型逐年转为弱势,其传播于2006年被阻断;而H1c基因亚型的流行自1995年已经消失。结论通过对1993~2006年中国29个省流行的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系统研究,阐明了在麻疹控制和加速控制阶段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变异规律,以及病毒基因型别在地域和年代上的分布,证实H1基因型是中国近14年麻疹病毒流行的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其中H1a逐渐成为中国近几年流行的绝对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及运转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目的评价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建立的意义和建立初期运转情况。方法对2002~2004年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建立初期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结果200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正式成立,并且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CDC建立了麻疹实验室,逐步建立了市(地区、州、盟,下同)级麻疹实验室,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国家麻疹实验室、31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331个市级CDC麻疹实验室在内的麻疹实验室快速反应诊断系统。目前,已建立麻疹/风疹实验室的诊断标准,并为省、市级CDC麻疹/风疹实验室在监测方面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组织对31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进行职能考核和血清复核等质量控制工作。31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和多数市级CDC麻疹实验室可开展常规的麻疹血清学检测。在血清学监测的基础上,省级CDC麻疹实验室开展了麻疹病毒学监测工作,1993~2004年通过省级CDC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共同努力,在27个省共分离到366株麻疹病毒。结论中国三级麻疹实验室网络已经成功建立并运转良好,为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流行病学专家及时采取强化免疫措施,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建立了中国的麻疹病毒毒株库和基因数据库,为了解中国麻疹野病毒流行的基因型、病毒来源、基因变异情况和传播途径打下了基础;在评估人群对麻疹免疫力、疫苗免疫效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5年中国广东、黑龙江、新疆和云南四省、区1~5岁年龄儿童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抗体水平,为防控CV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挑取上述四省、区2005年1~5岁年龄儿童血清503份进行CVA16的微量中和实验.结果 CVA16抗体阳性率在广东、黑龙江、新疆和云南分别为41.90%、9.40%、40.00%和34.40%.平均抗体滴度(GMT)均较低(平均为1:6.1),广东、黑龙江和云南各省内各年龄组间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97、0.40、1.06,P均>0.05),而四省、区间比较,黑龙江与其他三个省、区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1,P<0.00).结论 2005年或以前CVA16已经在四省、区存在局部流行,但是不同省、区间的CVA16流行传播范围和程度不相同;1~5岁年龄段儿童是CVA16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阐明吉林省流行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别和基因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T-PCR-RFLP)方法对2001-2006年分离的38株麻疹病毒进行基因分型;选择麻疹病毒代表株RT-PCR扩增N基因C-末端450个核苷酸,对比野毒和疫苗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并构建N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 经RT-PCR-RFLP基因定型,38株麻疹病毒分离珠均为H1基因型;对其中的29株进一步进行N基因C-末端450个核苷酸的序列测定和分析证实均为H1基因型的H1a亚型.吉林分离株与我国麻疹疫苗S191株450个核苷酸同源性为88.0%~89.4%,所提示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1.8%~92.7%;吉林省内分离株核苷酸平均变异小于1.4%.结论 H1a基因亚型为吉林省近年来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绝对优势基因亚型.不同年份存在相同麻疹病毒的持续循环传播,同一年份也存有H1a亚型内不同病毒的共循环;与其他省之间存在相同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播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