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连    苑东敏  崔静  赵园园  王云云  杨帆  孙健平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14-1518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和2009年参与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研究对象男性3 012例、女性4 422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不同性别ALT与FPG、2 h PG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T与新诊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ALT与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 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08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832倍(OR = 1.832,95% CI:1.324~2.534,P<0.01)。女性中,ALT与FPG、2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0.1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445倍(OR = 1.445,95% CI:1.087~1.919,P<0.05)。结论 在男、女性人群中,ALT水平升高与T2DM患病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短P-R间期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可有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其体表心电图的特点是:①窦性心律时P-R间期<0.12 s;②QRS波群正常,起始部无预激波.通过对19例短P-R间期综合征病人生理检查结果的分析,对其电生理特征及临床意义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血液中DNA的提取是遗传性疾病、胎儿产前无创伤诊断、肿瘤和传染性疾病等临床早期确诊的基础技术和重要手段。外周血因取材方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DNA基因组提取样本。目前,对大量临床血液样本DNA的提取方法多局限于酚一氯仿有机抽提法、盐析法、滤膜离心柱法等,但此类方法只能用于人工提取,不适合高通量样本的DNA提取,且大多存在耗时长、费用高而且操作繁琐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治疗不耐受(表现为非严重出血或呼吸困难),探讨减半剂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使用标准剂量替格瑞洛(90 mg,2/d)不耐受的PCI后ACS患者70例,予以半量替格瑞洛(45 mg,2/d)治疗至PCI后12个月。检测应用半量替格瑞洛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记录呼吸困难、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及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减半剂量治疗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有所升高[(10.0±9.5)%vs.(16.6±10.0)%,P<0.05];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共23例,其中显效1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缓解率达87.0%;出血事件明显减少(82.9%vs.24.3%,P<0.05);未记录到MACE。结论PCI后ACS患者予标准剂量替格瑞洛治疗不耐受时,减半剂量治疗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和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而未增加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魏英勤  马毅  王云云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257-2258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鬼针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鬼针草总黄酮收率和纯度为指标。结果实验条件下,采用D301型大孔树脂进行吸附,20%乙醇100 m l洗脱,经大孔树脂处理后浸膏的总黄酮含量可达60%以上。结论该法可为鬼针草新制剂的研制与生产提供原料药。  相似文献   
7.
WEB平台下的体检查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体检在线查询系统的IIS的安装及配置,以及后台SQL数据库的连接设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孕妇血浆游离DNA对产前胎儿性别进行识别,为伴性遗传性疾病的无创性产前筛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X、Y染色体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识别胎儿性别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并对灵敏度、准确性等方法学指标进行评价,然后将构建好的方法用于24例未孕健康女性及临床上50例16~20孕周的孕妇血浆DNA的检测。结果在母体DNA胎儿Y染色体定性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检测中,当胎儿DNA丰度为3%~6%时,母体DNA模板量下限是50 pg。当母体DNA模板量在0.5~50 ng时,Y染色体最低检测丰度为1%,相当于胎儿DNA丰度为2%;当母体DNA模板量在0.05~0.5 ng时,Y染色体最低检测丰度为2%~4%,相当于胎儿DNA丰度为4%~8%;当无母体DNA时,Y染色体模板量下限为0.5 pg。标本定量检测中妊娠女性的血浆DNA浓度明显高于未孕健康女性(P<0.05)。50例孕妇静脉血标本中,除1例标本因提取失败未作检测外,其余49例标本初次试验在未考虑母体血浆DNA模板起始用量时,检测结果为17例男性,32例女性,与胎儿出生后性别不完全一致;但是当加大母体血浆DNA模板起始用量(>50 pg)后,结果为23例男性,26例女性,准确率为100%。结论该试验所构建的利用母体血浆游离DNA进行的早期无创性产前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伴性遗传出生缺陷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因力达1年1次用药后是否可以缓解骨痛,提高骨密度,降低椎体及非椎体部位骨折的风险.方法 选取100例绝经后1~20年,经骨密度检测已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妇女,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平均年龄65.6岁(63~ 68岁);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63.0岁(59~66岁),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钙尔奇D(含VitD3+钙500mg),1片/天,研究组在开始治疗时给予唑来膦酸静脉注射1次,用药12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变、骨痛症状评分以及新发骨折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骨痛症状评分已明显下降,骨痛缓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BMD平均增长5.6%,对照组平均增长2.5%,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无新发骨折,而对照组有3例.结论 1年1次静脉输注因力达可显著提高绝经后妇女的BMD、降低骨折风险以及缓解骨痛,提示是一种高效、安全以及经济的骨质疏松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丁丙诺啡透皮贴对痔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丙诺啡透皮贴。VAS视觉模拟评分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10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0;P=0.215);术后1天(Z=-3.163;P=0.002),术后2天(Z=-2.793,P=0.005),3天(Z=-3.096,P=0.002)、4天(Z=-2.266,P=0.023)、5天(Z=-2.266,P=0.023)、6天(Z=-2.497,P=0.013)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评分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于术后2天至5天疼痛评分逐渐升高后下降。 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对痔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