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儿母亲产前及产后抑郁症表现,剖宫产,非母乳喂养,生后第一年连续应用抗生素3d以上,生后2年呼吸道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展。吸入治疗是儿童哮喘治疗的基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的首选药物,茶碱药物不应用于哮喘急性期的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H1受体拮抗剂可作为防治哮喘的辅助用药,盐酸苄达明有可能应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维生素D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无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口咽部常见细菌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134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同医院42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法检测入组儿童口咽部常见细菌[肺炎链球菌(SP)、卡他莫拉杆菌(CTA)、流感嗜血杆菌(HI)]。首先比较MPP患儿及健康儿童口咽部细菌检出情况,再将134例MPP患儿根据年龄(<1岁、1~<3岁、3~<6岁及6~14岁)、有无细菌检出[肺炎支原体(MP)、MP+细菌]及检出菌种不同(MP+SP、MP+CTA及MP+HI)进行分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及 χ^(2)检验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34例MPP患儿检出细菌79例(58.96%),42例健康儿童检出细菌17例(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04, P<0.05)。与MP组相比,MP+细菌组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水平[8.5(6.7,12.0)×10^(9)/L比7.8(5.8,9.3)×10^(9)/L, Z=-2.232]、C反应蛋白(CRP)水平[19.2(7.2,35.0) mg/L比8.4(3.4,24.6) mg/L, Z=-2.81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286(244,365) U/L比250(210,302) U/L, Z=-2.474]及大叶性肺炎比例[40.51%(32/79例)比18.18%(10/55例), χ^(2)=7.510]、胸腔积液比例[13.92%(11/79例)比3.64%(2/55例), χ^(2)=3.917]、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比例[34.18%(27/79例)比18.18%(10/55例), χ^(2)=4.151]均较高;总热程[10(7,12) d比8(6,10) d, Z=-2.706]及抗生素使用时间[16(13,19) d比12(9,16) d, Z=-3.747]均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P+SP组外周血中WBC高于MP+HI组[12.20(7.80,17.30)×10^(9)/L比6.75(5.37,9.4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1.574, P<0.05);MP+SP组[56.67%(17/30例)]大叶性肺炎发生率高于MP+CTA组[0(0/3例)]和MP+HI组[18.75%(3/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70, P<0.05)。 结论:MPP患儿口咽部更易发生细菌定植或感染,当WBC、CRP及LDH均明显升高,影像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或有胸腔积液时,提示可能混合细菌感染,热程更长,难治性MPP比例增高,且常见的混合细菌为SP。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12岁,以"腹部包块4个月"为主诉入我院小儿普通外科病房.患儿入院前6个月于其右侧腹股沟区发现鸡蛋大小包块,同时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每日发热2~3次,包块触痛(+).于当地诊所行抗感染(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10 d,用药3 d后热退.经抽吸脓汁4次后,包块逐渐变小.同时在距原包块约10 cm右侧腹股沟区再次出现一约"拳头"大小的包块.10 d后患儿腹部触及包块,当地医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考虑为"腹腔脓肿",遂入我院小儿外科住院行"腹腔囊肿根治术".术后约半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腹腔内仍有囊肿,随诊中发现患儿腹部肿物逐渐增大,故再次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多发性支气管源性肺囊肿患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6岁,以"间断咳嗽10 d"入院。近10 d轻咳,有少许黄色泡沫痰,无热,无呼吸困难,无胸痛。精神状态良好,活动后无气短,进食及睡眠好,二便正常。既往健康。本次住院前无呼吸系统疾病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6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5/50 mmHg。咽部略赤,扁桃体无肿大。呼吸平稳,胸廓对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渗盐水激发试验及运动激发试验在哮喘儿童的临床应用,旨在寻求更适合哮喘儿童的气道反应性检测的方法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的哮喘缓解期患儿34例,年龄5~13岁,在规定时间内先后做气道高渗盐水激发试验和运动激发试验.结果 同一哮喘患儿高渗盐水激发试验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运动激发试验(P<0.01).结论 高渗盐水激发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运动激发试验,而且设备低廉,方法简单、易配合,安全,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在哮喘治疗期间动态观察儿童气道的反应性,对指导药物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尿中自三烯水平与哮喘的关系及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12月在我院小儿呼吸内科及PICU住院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32例,随机分为:(1)病例治疗组16例,接受常规治疗及孟鲁司特治疗;(2)病例对照组16例,接受常规治疗但未接受孟鲁司特治疗。另纳入健康体检儿10例为健康对照组。哮喘息儿于治疗前的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期(哮喘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哕音消失24h后)分别留取尿液2ml;健康对照组也于体检时留取尿液2ml。尿液中的白三烯E4(Ln弭)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1)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尿中LTE4水平均高于症状缓解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健康对照组、哮喘症状缓解期的病例治疗组、哮喘症状缓解期的病例对照组尿中LTE4水平分别为(94.25±33.61)ng/L、(131.37±43.03)ng/L、(179.97±53.51)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病例治疗组在治疗后尿中LTE4水平下降值为(205.78-I-61.07)ng/L;病例对照组下降值为(135.29±41.99)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尿中白三烯水平显著增高,哮喘症状缓解时,白三烯水平随之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儿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降低白三烯水平,有助于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胶原的变化,探讨高氧致新生大鼠BPD的发生与成肌纤维细胞的内在联系.方法 将新生大鼠持续暴露在85%高氧环境中,在实验的1、3、7、14、21 d,取左肺组织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用于肺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及α-SMA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右肺-80℃冰冻,用于Ⅰ型胶原(ColⅠ)蛋白和mRNA表达检测.结果 新生大鼠长期高氧暴露可致肺泡简单化,肺泡数目减少,终末气腔扩张,次级隔数目减少,肺泡间隔显著增厚,出现纤维化.高氧暴露14和21 d时,α-SMA在肺泡间隔和肺泡表面表达显著增强,呈条素状分布;但空气组仅在次级间隔的顶端呈点状分布.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Col Ⅰ表达增加,并且高氧组肺组织α-SMA表达与Col Ⅰ mRNA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9,P< 0.05).结论 新生大鼠高氧暴露导致肺损伤符合早产儿BPD的病理改变,成肌纤维细胞分布紊乱可能在BP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咽拭子荧光定量PCR法和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12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与明胶颗粒凝集法相比,荧光定量PCR法有较高的敏感性(86.7%)和特异性(91.3%).在首次滴度<1:160的110例患儿中,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病例与第二次血清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的病例符合率为90.9%.两种方法均在检测6岁以上儿童时阳性率最高;在婴幼儿组,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高于明胶颗粒凝集法,但差异无显著性(X2=2.29,P>0.05).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可以准确定量,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儿童(尤其3岁以下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腹痛是妇、外科女性病人就诊的主要主诉,体症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上容易误诊,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来妇、外科疾病相互误诊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