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死亡器官移植供体的维护要点。方法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共完成2例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体的无偿器官捐献工作。供体确诊为脑死亡,应用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相关药物维持供体,监测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气交换、尿量、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温、血细胞比容、白蛋白水平等,维持供体器官灌注。结果 2例DBD供体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捐献的器官功能稳定正常。其中,供体1在入ICU后6 h确诊脑死亡,到实施器官捐献共维护33 h;供体2在入ICU后8 h确诊脑死亡,到实施器官捐献共维护31 h。捐献的肝脏、肾脏和角膜均成功移植于受体。结论 DBD供体维护是确保潜在供体器官成功捐献和捐献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有效提高捐献器官的利用率及缓解目前器官短缺状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肝移植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接受的2006年8月至2012年12月入院的150例肝移植患者,其中男120例,女30例,年龄19~63岁,平均(41±22)岁.对150例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测定治疗前、治疗后6h动脉血乳酸,计算6h乳酸清除率.以患者入住ICU作为研究起点,以患者转出ICU或死亡作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成存活组(140例)和死亡组(10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乳酸清除率相关数值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组内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乳酸清除率的比较,治疗前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h后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乳酸值、APACHEⅡ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28.8±17.7)明显高于死亡组(15.2±11.2)(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肝移植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鼻胃管和经胃造瘘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在ICU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完成效率.方法 以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住的6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经鼻胃管和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预期每日热卡供给完成率、每日营养液输注完成率、营养液反流情况和管道通畅情况.结果 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预期每日热卡完成天数(P=0.002)和营养液总量输注完成天数(P=0.008)明显长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出现营养液反流天数(P=0.011)和营养管道堵塞天数(P=0.021)明显短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结论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更易完成营养支持目标.  相似文献   
4.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间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后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肝酶学的恢复和胆红素代谢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有资料表明 ,脓毒症是世界范围内ICU中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随着对脓毒症性休克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认识的深入 ,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疗效也在不断进行重新评价。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脓毒症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后胃肠功能的某些指标来探索去甲肾上腺素对内脏灌流的影响。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收住 ICU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共 32例 ,男 15例 ,女 17例 ;年龄 2 0~ 77岁 ,平均4 8.5岁。原发病 :重症肺炎 12例 ,右下肢感染 2例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3例 ,重症胰腺炎 4例 (麻痹性肠梗阻除外 ) ,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卒中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自2007年至2011年对25例卒中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观察患者PEG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结果:25例患者PEG操作成功率为100%,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操作时间平均(15.4±4.2)min,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3/25,术后实施肠内营养顺利,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卒中患者,PEG是一种微创手术,并发症少、管饲保留时间长、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虽然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预防治疗已被广泛研究和实施,但对于预防治疗患者的筛选、药物的选择和疗程,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各种肿瘤患者介入性诊疗措施和免疫抑制宿主的增加,临床上真菌感染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选择收住内科ICU的脑出血患者32例、脑梗死患者32例及健康对照组32例。放免法测定清晨8 am基础状态血浆总皮质醇浓度,免疫发光法测定清晨8 am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同时测定血浆白蛋白、球蛋白以及血糖。结果脑出血患者的基础血浆皮质醇浓度较脑梗死患者高(P〈0.05),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的ACTH浓度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糖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反应性增高,脑出血患者基础血浆皮质醇浓度较脑梗死患者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10月期间行肝移植手术50例,其中2例术后并发GVHD,分析该2例肝移植术后第14 d和第18 d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口腔多发溃疡、全血细胞减少、皮肤病理活检等临床资料为诊断依据和以不同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方案.结果 第1例患者加强免疫抑制剂治疗,发生败血症于术后67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第2例减少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96 d治愈.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GVHD,减少免疫抑制剂方案可能是一种有效方案,但应警惕急性排斥反应和继发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联体婴成功分离并存活需多科室密切合作,我院自2006年9月~2007年8月收治两对胸脐联体女婴并实施分离术,术后均存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