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6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治疗哮喘-慢阻肺(ACO)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有关中医药治疗ACO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e手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2项RCT,包括2688例ACO患者,其中试验组1361例,对照组13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可以显著改善ACO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RR=1.19,95% CI(1.13,1.25),P<0.00001]、CAT评分[MD=-3.62,95% CI(-4.37,-2.87),P<0.00001]、ACT评分[MD=3.42,95% CI(2.23,4.62),P<0.00001],、中医证候总积分[MD=-3.61,95% CI(-4.83,-2.39),P<0.00001]、FEV1[MD=0.59,95% CI(0.08,1.10),P=0.02]、FEV1%[MD=8.61,95% CI(5.20,12.1),P<0.00001]、FEV1/FVC[MD=6.52,95% CI(4.24,8.80),P<0.00001]、6 min步行实验[MD=41.18,95% CI(22.15,60.21),P<0.0001]、急性发作次数[MD=-2.46,95% CI(-3.62,-1.13),P<0.0001]。所有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治疗ACO,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具有较好安全性,但是需要更高质量、多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传统咬合板为参照,评价3D咬合板的临床可靠性;通过手术前、后三维头影测量,评价3D咬合板的精确性。方法:选择颅颌面畸形患者15例,术前制作传统咬合板,使用Mimics 10.01软件在锥形束CT(CBCT)重建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手术及3D咬合板设计,并由Objet Eden260VTM 3D Printer打印3D咬合板。术中先后使用3D咬合板和传统咬合板,统计3D咬合板的成功率。术后1周复查CBCT,进行三维头影测量。手术前、后分别进行3次重复定点测量,使用SPSS13.0软件包和MedCalc13.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例3D咬合板的成功率为100%,三维头影测量的24个线距测量值和24个面角测量值在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间无显著差异(P〉0.05)。线距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角度测量值一致性欠佳。结论:3D咬合板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但其精确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盘内臭氧灌洗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0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盘内臭氧灌洗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0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并作分析。方法将就诊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的100例狼疮性肾炎儿童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单月就诊,n=50)与研究组(双月就诊,n=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自我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狼疮性肾炎儿童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儿童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并接受≥3个疗程IFX治疗的IBD患者共95例,其中CD 65例,UC30例。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等。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分为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95例IBD患者中,男女比3∶1,平均起病年龄(24.4±9.7)岁,首次IFX治疗时的年龄(31.2±11.1)岁,起病至首次应用IFX的病程(6.9±5.8)年,IFX疗程为7.3(1.4,15.1)个月。(2)95例患者中,24例(25.2%)出现至少1种不良反应,6例(6.3%)出现2种或以上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类型中,过敏反应10例(10.5%),感染16例(16.8%),白细胞减低、肝功能异常各2例(2.1%)。不良反应距首次IFX治疗的时间为5.2(1.4,9.3)个月。(3)24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7例(29.2%)停用IFX。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无一例死亡。(4)首次IFX治疗时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高于3倍正常值上限(9 mg/L)(OR 5.119,95%Cl 1.737~15.089,P=0.003)、非狭窄性病变(OR 4.914,95%Cl 1.007~23.970,P=0.049)、病情重度活动(OR 0.067,95%Cl 0.007~0.678,P=0.022)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 IFX治疗IBD安全性较高,多数不良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后好转;首次IFX前hs CRP高于3倍正常值上限、非狭窄性病变、病情重度活动可能为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发生血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这部分疾病人群的认识。方法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的IBD患者,筛选出其中明确出现血栓事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1∶5选取同时期就诊、相同疾病分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血栓事件IBD患者连续入组作为对照组,记录一般情况、IBD的分型及活动度、血栓事件的相关症状、发生部位、诱因、治疗及转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检索到IBD患者1521例,出现血栓事件者13例,血栓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为0.85%。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中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93%和0.76%。血栓组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44.3±10.7)岁。76.9%的患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非对称性水肿。1例CD患者出现下肢动脉血栓,表现为下肢坏疽。血栓组53.8%的患者在发现血栓时处于疾病重度活动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血栓组患者中76.9%的患者在发生血栓前30 d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明显高于对照组(29.2%)(P=0.003)。抗凝治疗以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为主。2例患者治疗后血栓溶解吸收,其余患者复查均提示血栓再通。结论血栓栓塞是IBD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多出现于疾病活动期,常见部位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糖皮质激素可能是常见诱因。抗凝治疗有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24周的应答情况及应答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Peg IFNα-2b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24周的相关资料。根据应答情况分为联合应答组和无联合应答组。比较两组CHB患者的人口学指标、基线病毒学和生物化学等指标以及治疗12周基线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评价抗病毒应答预测指标的预测价值并确定临界值。进一步分析不同预测指标对于应答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共纳入患者164例,其中联合应答组17例,无联合应答组147例。两组患者基线HBV DNA、HBs Ag和HBeAg等指标差异显著(P均0.05)。应答组患者治疗12周HBeAg定量和HBs Ag定量均低于无应答组(P均0.05),应答组患者治疗12周HBeAg定量与HBs Ag定量较基线下降水平均高于无应答组(P均0.05)。治疗12周HBeAg水平以及较基线下降水平对于联合应答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0.286与0.324。基线及治疗12周HBs Ag水平对于联合应答的阴性预测值最高,均为0.986。结论 Peg IFNα-2b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24周的应答率约为10%,基线及治疗后12周HBs Ag和HBeAg对于应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与各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 MCI)患者的中医辨证诊治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方法对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230例符合a MCI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分型。结果 1)以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证为主,以三证及以上最为多见;2)MMSE总分与肾精亏虚、痰浊阻滞、瘀血阻络证均呈负相关,其中痰浊阻窍证与MMSE相关性最高;肾精亏虚证与Mo CA呈负相关;3)肾精亏虚、痰浊阻窍、肝阳上亢证均与注意和计算能力呈负相关,肾精亏虚证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呈负相关,瘀血阻络、肝阳上亢证与命名呈负相关,肾精亏虚证与延迟回忆呈负相关。结论 a MCI的主要证型为肾精亏虚、痰浊阻窍证,MMSE总分与肾精亏虚、痰浊阻滞、瘀血阻络证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社区的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2015年因食源性疾病首次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病例填写食源性疾病报告卡,同时收集1 557份腹泻患者的大便或肛拭子样品,进行10种致病菌和3种病毒的病原谱分析。结果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主要以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30%、1.41%和11.76%。引起食源性疾病前3位的食物种类是肉与肉制品、谷类及制品和水产品。生冷食品、辛辣食品和剩余食品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就餐场所主要是在家里、餐饮店和路边摊档。2015年在路边摊档和快餐店进食的比例比2014年明显降低,而在家里和餐饮店进食的比例2015年明显升高。结论无论在家或在外就餐,都应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应对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就餐方式,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仅有1例DVT,发生率仅为1.54%;对照组发生DVT 17例,发生率为26.2%.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