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l例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程3-12个月,平均8个月.将病灶部位彻底清刨,填入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结果]21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18~54个月,平均25.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足治疗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可调套式栓钉[该栓钉获得2002年度国家专利(专利号:ZL01266557.6)]。在已经治疗了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和股骨髁骨折的基础上对49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和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麻醉方式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2种不同麻醉方式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组OVCF 86例(110椎),随机分成2组:A组43例(54椎),男12例,女31例,年龄56~76岁,平均65.8岁。胸腰段后凸17°~39°(25.5°±6.4°),局麻下行PKP。B组43例(56椎),男12例,女31例,年龄58~78岁,平均67.4岁。胸腰段后凸19°~36°(27.6°±5.9°),全麻下行PKP。术前骨密度检查示,均存在中、重度骨质疏松。两组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术后均予密盖息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椎体前、中份高度,脊柱后凸角度,术中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骨水泥渗漏率,术中出血量,主观满意度(VA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2种麻醉方法对PKP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术前胸腰段后凸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A组椎体前、中份高度分别为原高度的(58.2±15.3)%和(53.4±18.5)%,术后为(83.2±22.4)%和(76.3±24.3)%(P0.01)。术前B组椎体前、中份高度分别为原高度的(56.5±16.3)%和(54.6±17.2)%,术后为(88.3±20.7)%和(83.5±21.6)%(P0.01)。B组椎体复位效果优于A组(P0.05)。A组后凸矫正至术后的17.5°±6.3°(P0.01)。B组后凸矫正至术后的13.2°±6.8°(P0.01)。B组后凸改善优于A组(P0.05)。A组无1例发生神经并发症,骨水泥渗漏4椎(7.4%),手术时间(32.5±7.5)min/椎,住院时间(5.2±1.6)d,术中出血量(26.5±4.3)ml,术前VAS评分(8.5±2.3)分,术后2 d降低到(2.4±1.3)分。B组发生神经并发症2例(4.7%),骨水泥渗漏4椎(7.1%),手术时间(42.3±8.2)min/椎,住院时间(7.1±2.1)d,术中出血量(27.2±5.2)ml,术前VAS评分(8.3±2.5)分,术后2 d降低到(2.5±1.5)分。B组神经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率、主观满意度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下行PKP与局麻相比,前者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椎体复位效果,但神经并发症发生风险较后者增多,且手术、住院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率、主观满意度与后者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50岁以上创伤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创伤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50~61岁,平均54.5岁,累及T11~L2共36个椎体.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填充物均应用MIIGX3人工骨.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止痛药使用评分、伤椎高度及胸腰椎后凸角度等指标评估PKP术的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2.5min/椎,出血量平均38.5ml,椎,MIIGX3填充量平均5.0ml/椎,无肺栓塞、MIIGX3渗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2年6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8.5±0.8分,术后2d时降低到2.2±0.8分,末次随访时为2.5±0.8分;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8±0.6分下降到术后2d的0.2±0.6分,末次随访时为0.3±0.5分;伤椎椎体前、中柱高度分别由术前的21.5±3.1mm、20.3±2.9mm,改善到术后2d的24.6±2.8mm、24.3±2.1mm,末次随访时为24.4±2.6mm、24.1±2.5mm:脊柱后凸Cobb角术前18.5°±4.5°,术后2d改善为13.5°±3.5°,末次随访时为14.0°±4.5°.各指标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影像学复查示术后MIIGX3充填均匀,术后3个月时已基本吸收.为自体松质骨替代.结论:PKP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复位可靠、止痛效果确切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牵引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物的生物学效应。方法:①44例住院患者,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1992/2006收治。男29例,女15例,年龄19~73岁,平均(39.6±1.2)岁,病程0.5~144个月,平均(39.6±26.9)个月。根据腰腿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和CT、MRI检查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手术中打开椎管后,直接测量牵引前突出物高度;再固定胸部和踝部,对抗牵引15min,牵引物质量40kg,测量牵引中的突出物高度;最后,放松牵引5min后测量牵引后的突出物高度。结果:4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41例患者牵引后突出物高度有不同程度的回缩,其余3例无变化。牵引前突出物平均高度高于牵引中和放松牵引后[(6.44±1.99),(4.04±1.60),(5.18±1.48)mm,P<0.001,0.01];牵引中突出物平均高度小于牵引后(P<0.01)。结论:牵引力确实能使大部分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物部分回纳,但难以维持。经过反复牵引,突出物便交替回纳和再突出,最终形状有所改变,对神经根的压迫减轻,临床症状可以减轻或消除。对于神经根周围有粘连的患者,牵引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治疗MasonⅢ型骨折的方法各有利弊,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存在较多争议。目的:对比桡骨头假体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桡骨头切除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切除组11例、内固定组11例和置换组11例。通过治疗后随访评估3种方法的效果。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12~53个月,平均20个月,均获得较满意的肘关节功能。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在肘关节疼痛、屈伸活动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前臂旋转活动度、X射线观察提携角和桡骨移位以及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在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置换组优于内固定组,内固定组优于切除组。提示,与桡骨头切除、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可获得更好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的影响。方法 手术时取出40例患者股骨颈部松质骨,进行组织培养,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的活性。结果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的活性显著增强(P〈0.01)。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参与了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60~79岁,平均63.6岁.退变性滑脱9例,峡部裂性滑脱11例;Ⅰ度滑脱4例,Ⅱ度滑脱12例,Ⅲ度滑脱4例.单节段滑脱14例,其中L3 3例、L42例、L59例;双节段滑脱6例,其中L4、L5滑脱4例,L3、L4滑脱2例.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隙撑开复位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钉道手术.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及滑脱角,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随访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3例,但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不适.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1例裂口较小,术中未予处理;1例裂口较长,术中缝合后以明胶海绵覆盖,术毕紧密缝合腰背筋膜及皮肤切口,术后采取头低脚高位、脱水等治疗,未见脑脊液漏出.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3例,予以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均症状消失.术后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及OD1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7~49个月,平均30.5个月,末次随访上述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ODI评分疗效判定,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分别为89.2%及91.3%.随访期间矫正程度无明显丢失,钉道无松动.融合成功18例,融合率90%.结论: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新型可调套式栓钉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 0 0 1年1月~2 0 0 2年1 2月,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可调套式栓钉[该栓钉获得2 0 0 2年度国家专利(专利号:ZL 0 1 2 6 6 5 5 7 6 ) ]。在已经治疗了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和股骨髁骨折的基础上对4 9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和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9例中男35例,女1 4例。年龄2 0~5 8岁,平均38岁。左侧2 0例,右侧2 9例,开放骨折1 8例,闭合骨折31例。据Schatzker分型[1 ] :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7例,Ⅳ型1 1例,Ⅴ型1 6例,Ⅵ型8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8例,交叉韧带损伤6例,侧副韧带…  相似文献   
10.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疗效。方法:本组胸腰椎VCF42例,累及T11~L2共42个椎体。男11例,女31例。年龄50~58岁,平均53.5岁。术前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减低,但均未达到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在"C"臂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将一中空管道置入伤椎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利用球囊液压扩张的原理使伤椎骨折复位。取出球囊,经工作通道用推杆向空腔内低压注入MIIGX3人工骨。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止痛药使用评分、伤椎高度及胸腰椎后凸角度等指标评估PKP术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6周患者可佩戴腰围离床活动。术前VAS评分8.20.65分,术后2天降低到2.40.78分,末次随访时2.6±0.67分(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6±0.48分下降到术后2天的0.23±0.52分,末次随访时0.24±0.55分(P<0.01)。术后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中份高度分别为22.13.6mm及21.82.9mm,术后2天明显改善到25.22.8mm及25.13.2mm,末次随访时为24.93.5mm及24.83.7mm(P<0.01)。胸腰段脊柱后凸Cobb角术前为17.5°±5.5°,术后2天改善为13°±4.5°,末次随访时为13.5°±5.5°(P<0.01)。结论:PKP治疗非骨质疏松性VCF,是一种安全、复位可靠、止痛效果确切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