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载量孕妇孕期HBV脱氧核糖核酸(HBV des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水平和HBV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阳性率以及孕期抗病毒治疗结合标准阻断措施对其所生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HBV-DNA高载量(≥2×10^6IU/mL)孕妇血清学检测结果、抗病毒药物使用等信息,描述HBV-DNA载量和HBeAg阳性率;对HBV-DNA高载量孕妇所生婴儿进行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联合免疫,在完成第3剂HepB后7月龄-2岁对乙肝表面抗原和HBV-DNA进行随访检测,分析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结果共纳入1822名HBV-DNA高载量孕妇,接受、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别占75.19%、24.81%。孕妇妊娠期、分娩前HBV-DNA≥1.0×10^8IU/mL比例分别为68.10%(933/1370)、0.15%(2/1370)(χ^2=2692.27,P<0.0001)。接受抗病毒治疗组妊娠期、分娩前HBeAg阳性率分别为96.53%(1001/1037)、96.16%(1251/1301)(χ^2=0.23,P=0.635),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妊娠期、分娩前HBeAg阳性率分别为97.70%(298/305)、96.98%(417/430)(χ^2=0.36,P=0.550)。两组HepB和HBIG联合免疫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分别为0.42%(3/714)、6.67%(14/210)(χ^2=31.69,P<0.0001)。结论孕妇HBV-DNA高载量以≥1.0×10^8IU/mL为主,孕期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孕妇HBV-DNA载量,结合HepB和HBIG联合免疫可显著降低其所生婴儿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甲型肝炎(甲肝)和戊型肝炎(戊肝)在不同预防接种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疫苗使用情况,为优化戊肝疫苗使用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4-2015年分为2004-2007、2008-2011和2012-2015年3个阶段,年龄划分为0~、20~、30~和≥ 40岁组,比较不同时段、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率的差异;同时描述疫苗批签发及甲肝疫苗使用情况。结果 2004-2015年,中国甲肝报告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t=-12.15,P<0.001),戊肝报告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t=6.63,P<0.001)。甲肝和戊肝月均报告发病数分别由2004-2007年的6 515、1 491例变化为2012-2015年的1 986、2 277例,戊肝每年3月出现发病峰值且持续出现。东、中、西部地区甲肝报告发病率均下降明显,但西部(3.46/10万)仍明显高于东部(1.13/10万)和中部(1.14/10万)(χ2=32 630,P<0.01);中、西部地区戊肝上升明显,东部地区较为平稳(2.66/10万),但仍高于中部(1.74/10万)和西部(1.58/10万)(χ2=6 009,P<0.01)。甲肝0~19岁人群下降84.36%;戊肝≥ 20岁人群报告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年龄越高、报告发病率越高。甲肝疫苗接种率由62.05%提高到93.54%,接种率与甲肝报告发病率呈负相关(F=10.69,χ2<0.05)。结论 2004-2015年中国甲肝发病快速下降,戊肝发病仍在上升,应推动戊肝疫苗在人群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湖南中医药大学从开展选修课加强伦理教育、强调课前学习的落实、将伦理学教育融入实验教学中等方面加强动物伦理教育的落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这一良好医学素养;还通过开设动物伦理选修课等进一步加深学习。结果显示选修课的开设以及实验课堂中加大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极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观,有利于学生医学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4岁,反复发作乳糜血尿三十余年,伴右腰背酸困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症状。查体:患者呈中度贫血貌,消瘦,右肾区叩压痛( ),尿常规:“RBC 、蛋白 ”,乳糜试验( ),KUB IVU未及异常。血丝虫试验(一),RGP示:“右肾乳糜血尿,未见淋巴显影”。因患者不愿手术,遂行右肾盂灌洗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胶囊调控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对去卵巢雌性大鼠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去除大鼠双侧卵巢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壮骨止痛胶囊组、雷帕霉素(RAPA)组和3-甲基腺嘌呤(3-MA)组,另设空白组、假手术组(仅去除卵巢周围相应体积脂肪),每组7只。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原代培养测定生长曲线并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LP)活力,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股骨Beclin1、LC3及p6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PPAR-γ的表达。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各项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与模型组相比,壮骨止痛胶囊组、RAPA组和3-MA组三组BMMSCs的增长及ALP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壮骨止痛胶囊组和3-MA组Beclin1和LC3蛋白平均灰度值表达显著降低(P<0.01),RAPA组表达显著升高(P<0.01);p62蛋白平均灰度值表达显著升高(P<0.01),RAPA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三组血清PPAR-γ值表达显著降低(P<0.01);④与RAPA组相比,壮骨止痛胶囊组和3-MA组PPAR-γ值、BMMSCs增长及ALP活力表达有差异(P<0.05),Beclin1和LC3蛋白平均灰度值表达显著降低(P<0.01),p62蛋白平均灰度值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壮骨止痛胶囊组和3-MA组各项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止痛胶囊通过脂向分化的自噬抑制作用促进成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抑制卵巢早衰(POF)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POF模型。取4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活血方组。补肾活血方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药液灌胃,阳性药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药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次/d,连续15 d。取卵巢、子宫、胸腺进行称重,计算其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颗粒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水平;采用RT-PCR分析卵巢颗粒细胞中Fas、Fas-L 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卵巢、胸腺、子宫质量和E2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FSH、LH水平和Fas、Fas-L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颗粒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卵巢指数、子宫指数、胸腺指数增加(P0.05),E2水平升高(P0.01),FSH、LH水平及Fas、Fas-L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水平,通过降低Fas、Fas-L的m RNA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喉淀粉样变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1,男60岁,因声嘶2年入院。纤维喉镜检查:声门下区可见灰黄色新生物,基底广,大小约1.0cm×0.8cm,表面高低不平。双侧声带活动度正常。取活检,病理报告为淀粉样变。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喉裂开喉部病变切除术,切除病变后电凝创面,术后病理报告同术前,术后10d顺利拔管,手术切口愈合良好而出院。随访2年局部无复发,略有声嘶。病例2,女55岁,因声嘶4年入院。外院行喉部病变活检报告:“喉淀粉样沉积”。纤维喉镜检查:双侧室带见灰白色新生物隆起,可见伪膜,前端少许粘连,声带大部分被遮盖,运动正常。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喉部病变切除术,钳…  相似文献   
9.
医疗纠纷的成因与可为不可为防范关系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医疗纠纷的成因,防范医疗过程中不可为案例的发生;方法:归纳医院发生医疗纠纷的情节和后果,结合文献分析医患纠纷案例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医疗纠纷的成因是患方乃至社会对医疗风险、医院工作规程不了解、不理解和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形成价值观的落差矛盾。但个别医者在其中亦难逃其责;结论:医学的发展对人类健康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不可能包办人类健康。因此,还有可能引发医疗风险的医学问题。这是医患双方都必须去面对的。对其可为的行为是医患共识下的诊疗过程,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最佳途径。建议国家尽快立法并制定便于操作的责任鉴定模式。使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纳入法律程序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成人肠套叠三例误诊为结肠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1998~2005年收治3例成人肠套叠,术前均误诊为结肠癌,后经手术证实为肠套叠,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72岁。因间断右中腹部疼痛40天,加重7天入院。腹痛呈阵发性,伴恶心,无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为黏液血便,以“腹痛待查”收住院。查体:急性病容,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微隆,右中下腹压痛,可触及一5.0 cm×7.0 cm大小不规则肿物,活动,肠鸣音正常。下消化道造影示横结肠隆起性病变,横结肠腺瘤恶变?腹部CT扫描示升结肠有占位性病变,局部有渗出。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为回-回-结肠型肠套叠,回肠套入70 cm,在距回盲部30 cm回肠壁上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