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011~2015年海军总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11~2015年临床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分析其检出率、科室分布情况、标本来源、抗菌药物耐药性及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结果2011~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株数和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标本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室、高压氧科、呼吸内科、放射肿瘤科、肾脏病科等10个科室,其中高压氧科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送检标本以痰液和尿液为主,分别占送检标本的59.7%和21.4%;2011~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该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呋辛酯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不断上升,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严重,尤其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近年来明显增加,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高效、特异的抗河流弧菌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为海洋致病细菌的快速免疫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选用雌性BALB/c小鼠(8周龄)制备成为灭活河流弧菌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出抗河流弧菌杂交瘤细胞株,用Giemsa染色对其进行染色体鉴定,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筛选其与河流弧菌及其他重要海洋细菌的交叉反应特异性.结果 共获得4株抗河流弧菌mAb,均符合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特点,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分别命名为01H10,02F12,05F3和03G10.结论 本研究制备、筛选出抗河流弧菌的mAb,有助于建立抗河流弧菌快速免疫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眼症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干眼症中7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8.86%。因眼睛干涩、疼痛、异物感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就诊。3例误诊为慢性结膜炎,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1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1例误诊为视疲劳。误诊时间7~14 d。7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确诊干眼症,予对症等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干眼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疾病,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相关疾病认识、发散诊断思维、综合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为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寻找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对212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病例采集静脉血标本,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测定血浆1-3-β-D葡聚糖,同时行痰液真菌培养和真菌涂片染色,比较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本组88例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24例可疑阳性,阳性率52.8%。84例痰液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9.6%,其中78例(92.9%%)1-3-β-D葡聚糖阳性。46例真菌涂片染色阳性,阳性率21.7%,其中42例1-3-β-D葡聚糖阳性。若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则1-3-β-D葡聚糖检测的灵敏度为95.3%,特异性为90.6%。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比痰液真菌培养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深部真菌感染,但具有一定的假阴性率,故应同时行真菌培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喉头喷雾器使用前后的污染状况,探讨有效的消毒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方法进行采样及消毒,并进行统计。结果使用后的喷雾器存在严重的污染,有大量的细菌,除了有口咽部和鼻腔分布的正常菌群外,还有较多的致病菌。酒精灯烧烤和乙醇擦拭两种消毒方法优于氧化电位水冲洗。结论要重视喉头喷雾器污染状况,防止侵入性操作引起医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酒精灯烧烤与乙醇擦拭是较理想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喉头喷雾器使用前后的污染状况,探讨理想的消毒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分别用酒精、酒精灯烧烤、氧化电位水、碘伏和碘酒+酒精5种消毒方法对喉头喷雾器消毒,操作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方法进行,并比较5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使用前的喷雾器有细菌存在;使用后的喷雾器存在严重的污染,有大量的细菌,除了有口咽部和鼻腔分布的正常菌群外,还有较多的致病菌;5种方法消毒效果均较明显,酒精灯烧烤法与碘酒+酒精法优于氧化电位水冲洗、碘伏和酒精擦拭3种消毒方法.结论要重视喉头喷雾器污染状况,并选用合适方法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侵 入性操作引起医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酒精灯烧烤法与碘酒+酒精擦拭法是较理想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白血病患者血中分离出一株耳葡萄球菌郝秀红邸彦芬杜连荣余谷华时利1996年8月28日,我们从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血中分离出一株耳葡萄球菌。报道如下。患者,男27岁,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996年3月15日来我院治疗,查WBC74....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2007—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在本院内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的分析,为医院各临床科室预防院内感染及对本菌感染的细菌学诊断和 治疗提供系统的、准确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1年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到的77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 结果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864%;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率最多,占32.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2009年的46 4%下降至2011年的132%,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从2008年的684%下降至2011年的112%,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从2009年的60%下降至2011 年的32%。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感染和医院感染的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非发酵菌之一,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临床各科室高度重 视。严格规范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减少因治疗而诱导耐药酶产生导致的耐药菌,防止耐药种类和耐药菌株的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Ⅰ类整合子变化。方法对2007—2012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3个时间阶段,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3个时间段分离的菌株中分别随机选取10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检测Ⅰ类整合子。结果 3个时间段分别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为191、279、52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增长明显(P<0.05)。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检出率逐年增加,且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耐药性明显高于阴性菌(P<0.01)。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Ⅰ类整合子和多药耐药检测比例增加明显,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和耐药菌监控,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0.
2170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通过对1992~2001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170株革兰阳性(G )球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 170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VAN)、头孢唑林(CEZ)、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复方新诺明(SXT)、苯唑西林(OXA)及青霉素(PEN)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8.4%、32.1%、40.0%、45.6%、58.6%、59.4%、68.2%;连续10年中,前7年G 球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而近3年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长尤为明显,其中以G 球菌对GEN的平均耐药性增长最高,近3年比前7年平均增长26.7%,对CEZ、CIP的平均耐药率增长次之,二者近3年比前7年平均增长26.5%、15.4%;另外在G 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平均耐药率最高为79.2%,表皮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的平均耐药率最高为74.2%,平均耐药率均>70.0%,同时在G 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耐药率分别为51.1%、68.3%,均>50.0%,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结论近年来,G 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耐药性逐渐上升,要加强对细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