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因具有微创、快速止痛、即刻稳定、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已备受亲睐。2003年8月至2005年10月,笔者应用PKP治疗无明显神经症状的新鲜胸腰椎骨折25例29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胎儿骨移植治疗小儿骨缺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体胎儿骨移植治疗小儿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孕4月以上孕妇新引产的胎儿,截取胎儿的股骨、胫骨,经制备后备用。骨不连病人,去除缺损处组织及硬化骨固定后,用长条胎儿骨填充;纤维结构不良、骨囊肿及骨软骨瘤病人,在刮除病灶后,用胎儿骨按骨力线平行方向排列,填塞于骨缺损处。结果:17例骨缺患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骨缺损处均得到临床愈合,无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结论:胎儿骨截取保存容易,手术操作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4例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Kümmell病组),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71.1±8.5)岁,以37例年龄(69.3±6.7)岁匹配的无症状人群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节段性后凸角(segmental kyphosis,SK)或胸腰椎后凸(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以及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的匹配关系(PI-LL)。同时测量Kümmell病患者患椎椎体楔变角(wedge angle,WA),并分析WA、SK等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结果:Kümmell病组TK、SK、PT、SVA、TPA、PI-LL均高于对照组(P<0.05),Kümmell病组LL、S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ümmell病组患椎WA为(30.8±5.9)°,并与SK、TK有相关性(r=0.366,0.597,P<0.05),SK与LL、SS有相关性(r=0.539,-0.591,P<0.05),LL与PI、SS、SVA、TPA、PI-LL有相关性(r=0.559,0.741,-0.273,-0.356,-0.882,P<0.05)。结论: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不仅存在节段性后凸畸形,而且整体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亦发生改变,包括腰椎前凸丢失、骨盆后旋、躯干前倾等。Kümmell病的手术治疗不仅要重视塌陷椎体高度的恢复,对于合并脊柱后凸患者还要着眼于脊柱-骨盆矢状面的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8例患者均采用带血管蒂的桡骨瓣翻转植入加桡骨茎突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大多达健侧标准。疗效评价:优12例,良5例,较差1例,优良率94·5%。[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舟状骨骨折端植入的带血管蒂骨瓣形成“骨桥”,桡骨茎突切除后减少了撞击,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愈合率,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股骨头坏死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和中长期随访情况。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合并股骨头坏死的患者23例进行治疗,男10例,女13例;年龄59~82(68.4±10.4)岁。根据Evans-Jensen分型,Ⅱa型8例,Ⅱb型6例,Ⅲ型9例。根据Ficat分期,Ⅱa期3例,Ⅱb期3例,Ⅲ期9例,Ⅳ期8例。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术后7年时评估假体生存率。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出现急性假体周围感染,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出现髋关节脱位。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110(85.1±22.9)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3~92(89.8±5.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转子间骨折获得骨性愈合。23例患者假体7年生存率为95.7%。结论:对于合并股骨头坏死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同时治疗骨折和术前症状性髋关节疼痛,具有满意的中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创钻孔减压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其早期治疗尚无特效方案。约80%未经治疗的股骨头坏死在1-3年内会发生股骨头塌陷。作者总结自2002年以来采用微创钻孔减压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并随访到的股骨头坏死25例(28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自2001年5月始,在关节镜下行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11例16膝,术后早期配合使用CPM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1周,2~6周行患肢不负重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2~4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10膝、良4膝,优良率87.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的微创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腰椎滑脱、5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4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行经肌间隙入路的微创TLIF手术(包括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疗效。结果1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根损害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失访,17例获12个月以上的随访,均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腿痛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Nakai分级,优11例(64.7%),良5例(29.4%),可1例(5.9%)。结论改良微创椎体融合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骶棘肌剥离范围小、术后恢复快、手术设备较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百月至1996年5月,我们应用小梅花型髓内针治疗基本情况较差、创伤严重、一般方法较难固定的肱骨中上段骨折共36例,手术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报告如下。1临床资科本组36例病人,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25-78岁,平均53.8岁。肽骨外科颈骨折10例,肽骨中、上1/3骨折18例,肽骨中段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9例,包括复会伤6例;闭合性骨折27例,包括全身情况较差的老年病人3例,合并糖尿病2例,心血管病5例,严重粉碎性骨折12例,陈旧性骨折5例(钢板断裂、骨不连3例,骨畸形愈合2例)。术前常规摄防骨全长X片,根据肽骨长度、骨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已呈日益增多趋势。但是,目前对其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仍有分歧。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作者将89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保守综合疗法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IX5)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并比较疗效,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