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对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91例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行尿道狭窄切开术,观察组给予PKR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尿流率(18.62±2.83)mL/s明显高于对照组(15.58±2.85)mL/s,P〈0.01;观察组平均剩余尿量(5.02±1.19)mL明显低于对照组(6.13±1.21)mL,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11.11%(P〉0.05)。结论采用等离子体双击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对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输尿管功能,提高尿流率和降低残余尿量,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Topo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标本中TopoⅡ、PCNA及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表达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中TopoⅡ、PCNA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6畅2%、84畅5%和43畅7%. TopoⅡ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浸润肠腔周径及浸润肠壁深度有关(P均<0畅05);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远处脏器转移、Duks分期有关(P均<0畅05);p5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肠壁深度有关(P均<0畅05).结论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opoⅡ、PCNA及p53的表达对于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c-erbB-2和p53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乳腺癌标本中EGFR、c-erbB-2及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表达的关系。结果乳腺癌中EGFR、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4.3%、54.8%和44.0%。EGFR的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有关(P<0.05,P<0.01,P<0.01);c-erbB-2(+)组EGFR的阳性表达率(73.9%,34/46)明显高于c-erbB-2(-)组(52.6%,20/38)(P<0.05);p53(+)组EGFR的阳性表达率(81.1%,30/37)明显高于p53(-)组(51.1%,24/47)(P<0.01)。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GFR、c-erbB-2及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5孔法,经典中间入路。在右侧输尿管内侧2 cm切开,进入左侧Toldt间隙,自尾侧向头侧锐性分离,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淋巴脂肪组织。解剖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动脉,根部离断。十二指肠空肠曲左侧离断肠系膜下静脉根部,向外侧拓展降结肠后间隙、乙状结肠后间隙和直肠上段后间隙,确认左输尿管及生殖血管以防止损伤。切开并游离横结肠系膜,在胰颈下缘显露中结肠动静脉,于根部离断。沿降结肠沟剪开左侧腹膜,上至脾曲,下至直肠上段,与之前已拓展完成的左结肠后间隙汇合。自胃大弯侧血管弓内离断血管分支,直至根部切断胃网膜左血管,并切断脾结肠韧带,完全游离脾曲。于左侧经腹直肌切口切开腹壁,长约5 cm,将左半结肠拖出体外。在肿瘤近远端10~15 cm横断结肠,行端端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王军良  周振山  杨国山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0):129-130,132
阐述了射波刀基本构成、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应用射波刀的非等中心、非共面、非聚焦的“三非”的治疗特点、亚毫米级的定位精度及实施图像引导的功能,治疗了30例不同种类和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对于一些加速器、伽玛刀等难于治疗或治疗计划剂量分布不理想的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射波刀是兼容放射外科和放射治疗的新一代设备,拓展了放射治疗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6.
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的超热中子束理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超热中子束理论方案。方法 基于清华大学试验核反应堆,以其1号孔道为材料布放孔道,设计了由慢化材料、热中子吸收材料、γ屏蔽材料组成,但材料布放位置具有差异的5种理论方案;利用蒙特卡罗(MC)模拟方法,分别计算5种方案束出口处的中子注量率、剂量率及γ剂量率值,通过与BNCT技术指标对比,从5种方案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案。结果 得到了一个符合BNCT各项技术指标的超热中子束理论方案,其慢化材料厚度为53.5 cm、热中子吸收材料厚度为2 mm、γ屏蔽材料厚度为9 cm。结论 本研究给出的超热中子束理论方案为基于反应堆实现BNCT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血流情况、病理环氧化酶-2(COX-2)、微血管密度(MVD)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54例,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采用CDFI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情况,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两组手术切除肿瘤标本进行COX-2、MVD检测,分析CDFI检测血流情况与COX-2表达、MVD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转移组Vmax及RI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而转移组的II、III级血流信号比例较未转移组稍大,但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术后切除肿瘤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MVD计数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甲状腺恶性肿瘤组织中COX-2表达与其CDFI血流分级、Vmax、RI均呈正相关(r=0.619,0.675,0.735,P0.01),MVD计数与血流分级、Vmax、RI也均呈正相关(r=0.735,0.629,0.679,P0.01)。结论:CDFI能有效评估患者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是否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与pS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雌激素受体(E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标本79例,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9例乳腺癌标本中c-erbB-2与ps2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表达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中c-erbB-2和pS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4.4%和59.5%.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0.01)、组织学分级(P<0.05)、TNM分期(P<0.05)关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S2的表达与绝经状况(P<0.01)与年龄(P<0.05)关系有统计学意义.ER(+)组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低于ER( -)组(P>0.05),ER(+)组pS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ER(-)组(44.4%,8/18),pS2(+)组c-erbB-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S2(-)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及pS2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涉及放射性物质恐怖事件的后果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涉及放射性物质的恐怖事件已引起全球范围公众的关注 ,其中尤其是核恐怖袭击事件。核恐怖袭击事件是指恐怖组织(分子 )直接使用其所掌握的核材料、核爆炸装置或蓄意破坏核设施 ,袭击核材料装运工具造成较严重的核毁伤或核辐射危害 ,以期破坏重要设施及目标 ,危及人民生命安全 ,引起公众恐慌的一种恐怖活动方式。国内极端主义分子与国际恐怖势力也有可能单独或联合制造这类事件。因而 ,了解这类事件的后果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对减少和消除核危害 ,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维持社会秩序 ,保证国家安定有重要作用。1 特点散布放射性物质的…  相似文献   
10.
辐射致癌病因概率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辐射致癌患者的赔偿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用病因概率(probability of causation,PC)来评估癌症和所受电离辐射之间的关联程度,我国也发布了根据PC判断放射性肿瘤的相关国家标准。本文总结了与PC计算相关的辐射致癌超额危险模型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超额危险在不同人群之间的转换方法、与低剂量和低剂量率的依赖关系、其他流行病学危险因子的修正方法以及PC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