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手外伤骨折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指骨骨折约占手外伤患者的1/4,常为多发性损伤,由于手部需要完成多种精细动作,手部骨折后的功能重建极为重要。掌、指骨骨折应力求解剖复位,严禁有旋转、侧方成角和大于10的掌背向成角移位。旋转和侧方成角可改变手指正常屈伸运动的轨迹,使其在屈伸时与相邻手指发生推挤或重叠,妨碍其他手指屈伸功能的正常发挥;掌背侧成角则会破坏骨与肌腱间平滑的接触面,增大肌腱滑动时摩擦阻力,诱发肌腱损伤和断裂。  相似文献   
2.
神经束膜周边缝合术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刀应用于后路脊柱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优势与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5年1月~11月将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体查、CT和或MRI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刀 MED组45例,采用超声刀处理椎板下缘等骨性结构;而常规MED手术组52例采用枪钳或电动磨钻处理.结果 超声刀 MED组与常规MED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2 min和75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分别为29 ml和61 ml,平均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3 ml和29 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所有病例获得13月(6~17月)随访,按Macnnab标准,优良率分别为95.6%和92.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超声刀切割骨骼的同时不损伤软组织,且有同步止血功能,操作安全方便,能缩短MED手术时间,不失为脊柱手术一种理想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4.
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微创手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在成功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目前被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Francois[1]在显微腰椎间盘摘除的基础上,应用小切口及显微外科技术行椎间孔切开减压、颈椎间盘摘除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颈痛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但术中显露难以令人满意。随着影像学和现代光纤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的手术策略及其疗效,为改进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06年间手术治疗并资料完整、获得随访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信函及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了6个月~7年的随访.结果 疗效评定参照侯树勋[1]评价标准,优64例、良32例、可21例、差9例.并发症有腰椎间盘突出复发3例,椎管内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腰椎1°滑脱及腰椎失稳各1例.无定位错误、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结论 在处理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要重视腰椎管狭窄,并作椎管彻底减压,同时最大限度维护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股骨颈穿针导航器(FPN)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用不锈钢材料制造一种可全方位调节股骨颈颈干角与前倾角的FPN,应用FPN对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部骨折病例施术46例(高龄组16例,导航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做对比分析.结果导航组的术中股骨颈穿针次数与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2~0.019);导航组与高龄组的股骨颈植钉(针)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手术安全、快捷,无1例发生手术意外,术后卧床时间短,康复快.结论FPN可在股骨颈内全方位导航,定位准确、穿针成功率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适用于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多种固定术式,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合并症多、不宜行传统开放性手术的经皮穿刺多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计量诊断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寻找一种能精确表达 (或预测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discherniation ,LDH)病理形态的CT计量诊断方法 ,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已通过手术确定了病理形态的 395例LDH患者 (45 2个间盘 ,A组 )的术前CT图像资料 ,将其CT图像特征分为 5个指标 14种表现 ,进行多因素判别分析并与术中所见比较 ;以多变量判别分析时各变量的赋值为基础制订计量诊断表。应用CT计量诊断表对后期手术治疗的 4 7例LDH患者 (B组 )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LDH各病理类型之间的CT图像特征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应用计量诊断表对A组患者的术前CT图像资料进行回代检验 ,判别正确率为 84 73% ,B组前瞻性研究的判别正确率为82 6 9%。结论 :CT计量诊断能比较准确地预测LDH的病理形态 ,对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模拟寰枢前路融合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力学变化。方法:获取正常枕寰枢的CT扫描的计算机数字图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将图像坐标数据转换成ASCII格式的点云数据,并利用CATIA软件对点云进行处理,通过Geomagic studio、Catia建立几何模型,然后导入有限元处理软件Hypermesh、Ls-dyna建立最终的寰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 “经口咽入路寰椎前弓、齿状突切除并侧块关节融合术”,在有效的寰枢椎有限元模型上,通过单元结构的删、填来模拟手术,建立术后模型;模拟颈椎运动、加载力,了解术后颈椎的应力云图的变化和活动度。结果:建立了有效的正常的寰枢椎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Hypermesh软件模拟了寰枢椎术后,并很好的观察了术后寰枢椎生物力学的变化。结论:采用CT扫描资料初步建立了一个解剖学模拟详细的寰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了有效性验证,在其基础上能够建立前路寰枢椎融合术后模型,对该模型生物力学改变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可以进行有效的、可重复性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小鼠胫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在牵引成骨过程中局部给予携带了LacZ的腺病毒载体后观察其表达情况,以探讨基因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01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完成。①实验分组:取雄性8周龄CD-1小鼠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②实验方法:所有小鼠接受左胫骨中上段骨干横行截骨安置特制延长外固定架,胫骨牵引过程包括5d静止期,10d牵引期,牵引速率为0.1mm/次,2次/d,共0.2mm/d。牵引期第7天实验组牵引骨痂局部注射5μL携带了LacZ的腺病毒载体,对照组局部注入等量未含LacZ腺病毒液。③实验评估:注射后第3天麻醉后杀取动物,采集左胫骨标本,分别作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纳入小鼠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在牵引第10天,牵引骨痂中纤维间区形成,两端的新生骨由骨折两端中心生长延伸。骨髓腔内外可见大量新生骨形成。X-Gal底物染色显示,在实验组新生骨组织内可见大量细胞呈阳性染色;而对照组未发现阳性染色细胞。结论:在牵引成骨过程中,骨痂局部注射携带LacZ的腺病毒,能成功转染局部的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并表达LacZ基因,为临床应用基因治疗促进骨牵引延长或骨折愈合提供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系统加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脊柱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同侧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并脊柱不稳定患者行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JOA评分。【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3个月,按下腰痛JOA评分标准,计算临床改善率,由术前平均6.4分提高到术后20.5分。临床优良率91.7%。【结论】该术式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脊柱不稳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