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应用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材料制备微泡超声造影剂的方法并观察其体外显影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成膜材料,通过双乳化法首先制备包裹水滴的PLGA微球,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使微球内的水分升华,形成空隙,然后在冷冻干燥室内缓慢冲入氟烷气体,从而制备内含氟烷气体的PLGA微泡超声造影剂高聚显.将一定浓度的高聚显溶液水囊与脱汽水水囊在体外进行超声显影实验,观察其显影效果.结果 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采用该法制备的高聚显微泡造影剂呈球形,形态规则,大小均匀,表面光滑;高聚显冻干粉复溶后分散度好;激光测径仪检测其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大小与制备过程中声振仪的设置相关;体外显影效果好.结论 采用该方法制备的PLGA微泡超声造影剂高聚显具有大小均匀、显影效果好、抗压性强等特点,同时由于其外壳材料能在体内生物降解,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自制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及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自制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超声微泡造影剂,并观察其对新西兰大白兔的肾能量多普勒显像效果.方法采用水/油/水(water/oil/water,w/o/w)乳液-溶剂蒸发、冷冻干燥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用扫描电镜观察微泡大小、形态,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微泡浓度.用生理盐水稀释粉末样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至浓度为108/ml左右,然后按0.2 ml/kg的剂量经兔耳缘静脉注射至兔体内,用能量多普勒观察其对兔肾显影的增强效果,同时监测兔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均一度高,平均粒径3 μm左右,最大直径6 μm.与造影前相比,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明显增强兔肾能量多普勒显影效果,并且显像时间长.显像过程中未见兔基本生命体征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明显增强兔肾能量多普勒显影效果,显像时间长,尚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载Fe3O4同时包裹液态全氟己烷(PFH)的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并评价其体外相变与双模态显影能力。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可相变的磁性造影剂,检测其粒径、电荷、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对不同浓度的纳米粒溶液行MR扫描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各样品中Fe浓度;用加热法激发纳米粒相变,显微镜观察相变后产生的微泡,在造影模式下观察造影剂相变后增强超声显影能力。结果成功制备出可相变磁性Fe3O4/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PFH纳米粒。体外MR显像表明其能明显降低T2*WI信号强度。当加热5min温度升高至55~65℃,纳米粒相变产生微泡,且可明显增强超声显影。结论制备的可相变磁性造影剂能明显降低T2*WI信号强度,加热可发生相变,增强超声显影,可为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脾脏剪切波速度(SSWV)无创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疗效的价值。方法 将19例接受TIPS联合GCVE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分为A(13例,接受1次治疗)、B(6例,首次治疗后因支架闭塞再次接受治疗)两组。应用VTQ技术分别与治疗前1天、治疗后6天测量SSWV,以脉冲波多普勒测量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PVV)、脾静脉主干血流速度(SVV)。于TIPS联合GCVE治疗过程中,以直接测压法测量支架植入前及植入后的门静脉压(PP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IPS联合GCVE治疗后,A、B两组PPG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均<0.05);SSWV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VV、SV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A、B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SSWV均与PPG呈正相关(P均<0.05),PVV、SVV均与PPG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应用VTQ技术所测SSWV与PPG存在相关性,可作为TIPS联合GCVE治疗前后监测门静脉压力的无创定量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炎性及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超声造影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正常、炎性和肿瘤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前后回声强度的变化和显像效果。方法 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组、炎性淋巴结组和正常淋巴结组。模型成功后,各组分别经足掌垫皮下注入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微泡造影剂,并按摩足底,用谐波显像方式观察各组胭窝淋巴结造影效果。结果 造影前3组的回声强度值之间均有显著差别(P〈0.05),肿瘤转移组最低,炎性组次之,正常组最高;造影后各组淋巴结回声强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肿瘤转移组的视觉增强效果较其余两组低,其回声强度值低于其余两组,并可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炎性组和正常组的回声强度比较无差别。结论 声像图回声强度可在造影前区分肿瘤转移、炎性和正常的淋巴结,微泡造影后能更清楚显示其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索近红外荧光染料复合物PZ-1009在肿瘤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功建立裸鼠肿瘤模型后,尾静脉注射复合物(10 nmoL/20 g),采用活体显像仪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图像采集,在荧光强度最高时间点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及重要器官成像。结果注射1h后肿瘤部位即出现强烈的荧光信号,采用图像软件测得6 h时信号强度最大,直至48 h肿瘤部位仍可见少量荧光信号,且肿瘤任何时间点的荧光信号强度都高于正常部位( P<0.05);注射染料后6 h处死裸鼠,取肿瘤及主要器官进行显像,观察到除肠道外各器官都有较低荧光信号,但肿瘤仍为最强。结论近红外七甲川菁染料MHI-148与其他物质耦合后的新物质PZ-1009仍具有明显的肿瘤靶向性,为后期的多模态探针制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DFY-Ⅱ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升级更新"DFY-Ⅰ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以满足超声图像定量分析需要.方法通过对"DFY-Ⅰ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后,用Dephi编程语言对新增模块进行设计、调试,并通过实际应用后定型.结果"DFY-Ⅱ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解决了"DFY-Ⅰ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新增了许多实用功能.结论"DFY-Ⅱ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可以满足广大超声工作者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包裹液态氟碳高分子纳米球相变及体外超声显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纳米级超声造影剂——液态氟碳(PFP)高分子纳米球,观察其物理特性、体外热致相变、声致相变及体外超声显影效果。方法采用乳化一蒸发法(单乳化法)制备包裹PFP的MPEG-PLGA纳米球(P-NP),以光镜观察纳米球形态分布,以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检测纳米球粒径和电位;在显微镜上放置加热板实时观察P-NP的相变情况;于体外应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仪辐照后,观察其超声显影效果。结果所制备的包裹PFP的高分子纳米球外观为乳白色混悬液,形态规则,呈球包球形;平均粒径为(393.2±40.7)nm,平均电位为(-5.23±8.69)mV;加热板显示的温度约为42.6℃时,光镜下显示纳米球开始转变为微气泡,且随着温度增高,所产生的气泡逐渐增多;体外行LIFU辐照后,在超声基波和谐波模式下可观察到显影明显增强。结论成功制备了PFP高分子纳米球,其粒径小、稳定性好,体外经LIFU仪辐照后可增强超声显影,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9.
自制高分子聚合材料超声造影剂显影效果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自制高分子聚合材料超声造影剂“高聚显”的显影效果、特点及其安全性。方法质量浓度为5%高聚显溶液,按0.25 ml/kg剂量经兔耳缘静脉团注,采用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2L探头,以不同机械指数(MI),在二次谐波、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模式下,分别实时动态观察肝血管、肝实质回声强度以及肾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强情况,并对肝实质回声强度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在高、低MI情况下,高聚显均能明显增强肝血管、肝实质回声强度和肾多普勒血流信号,作用时间持续约30 min;造影后肝实质峰值回声强度较造影前平均增加(10.36±2.13)dB。所有兔在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后观察2周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高聚显是一安全、显影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在不同MI状态下均能实现实时超声造影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10.
载药脂质微气泡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并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及观察其体内超声显像效果。方法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大小、分布和Zeta电位;观察苏丹黑对脂质微气泡的染色,以及超声辐照后苏丹黑的释放情况;观察辐照后载药脂质微气泡各层溶液药物的释放;并观察其在小鼠肝内的显像效果。结果载药脂质微气泡的浓度为2.3×109~3.5×109/ml,粒径范围为90%以上2~6μm,平均粒径为2.95μm。脂质微气泡紫杉醇的包封率大于90%,载药量为(26.5±0.7)%;Zeta电位为-(21.8±1.1)mV;苏丹黑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微气泡壁被染成黑色,超声辐照后微气泡稀释液变黑,并且超声辐照载药脂质微泡溶液后,上层和中间层的药物释放明显增加;静脉注射此载药微气泡后,小鼠肝可见良好、持续的增强显像效果。结论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的紫杉醇脂质微气泡,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粒径分布好,体内显像效果好,超声辐照能促使微泡中的药物释放,有望实现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点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