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2.
271例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及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索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对3-12个月婴儿安全性唇腭裂进行了一期修复,同时对24例裂隙宽大的患儿进行术前腭部矫治,对术后1-4年的116例患儿唇的外形及事音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 271例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修复手术,术后除2例发生呼吸困难,6例腭部瘘孔形成及5例作品渗血外,全部愈合良好。研究发现19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腭部矫治后,齿槽部裂隙左右距离轿治前平均缩小6.1mm;前后距离轿较矫治前平均缩小6.6mm;唇外菜评价优良率达93.1%,语音评价优良率达94.8%。结论 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是完全的、可行的。术前腭部桥治可明显缩小齿槽部的裂隙,有利于宽大裂隙的修复。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可获良好唇外形及语音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影测量和定量分析摆式矫治器加直丝弓技术在上颌第2磨牙萌出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分为两组,第2磨牙未萌出者为对照组,第2磨牙完全萌出者为实验组.两组均戴用摆式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当上下磨牙达到轻度安氏Ⅲ类关系时,维持3个月,拆除摆式矫治器.两组皆用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第2期矫治,直至治疗结束.每位患者皆拍摄头颅侧位片.对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第1磨牙近中颊尖向远中移动4.62 mm,几何中心移动3.75 mm,约占第1磨牙远中移动量的81%.对照组的第1磨牙近中颊尖向远中移动5.78 mm,几何中心移动3.20 mm,约占第1磨牙远中移动量的55%,以上变化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可见,两组的第1磨牙皆能有效地向远中移动,但实验组以整体移动为主,对照组以倾斜移动为主.结论 在上颌第2磨牙完全萌出的情况下,摆式矫治器仍可以有效远中移动第1、2磨牙.摆式矫治器加直丝弓技术仍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牙列软性牙合垫早期干预儿童创伤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7例创伤性口腔溃疡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儿取牙合模型,在模型上制作全牙列软性牙合垫,试戴,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均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漱口水和心理辅导治疗。分别在14、21、30天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14天治愈率为31.43%,21天治愈率为91.43%,对照组14天治愈率为0%,21天治愈率为28.1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牙列软性牙合垫治疗儿童创伤性口腔溃疡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防止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婴儿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次整复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单侧唇裂鼻畸形婴儿期一次整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0-3岁正常儿童和唇裂患者的头部标本做显微解剖及铸形和透明标本。结果:正常儿童上唇剖动脉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大多左右侧上唇动脉吻合成动脉弓,上唇动脉有分支分布下鼻端,分布于外鼻的动脉主要有鼻背动脉、鼻外侧动脉、鼻翼动脉和鼻翼下缘动脉,且形成非常丰富的吻合。单侧完全唇裂患者的上唇动脉沿唇红缘和裂缝走行,终止于鼻翼基部(患侧)和鼻小柱基部(健侧),外鼻的动脉来源及分布与正常儿童相同。结论:本文结果对成功地施行婴儿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次整复的手术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牙弓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猞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应用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验患者32例,定量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石膏模型的尖牙间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测量结果行t检验。结果上颌尖牙间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分别增加3.49mm和3.04mm。上颌第一磨牙的轴倾度减少3.77°。下牙弓的拥挤改善,前牙覆猞减少3.37mm、覆盖减少4.42mm。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转为安氏Ⅰ类。结论摆式矫治器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安氏Ⅱ类错验,且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摆式矫治器在大龄青少年错(牙合)矫治中的I晦床效果。方法:安氏Ⅱ类错(牙合)12例,平均年龄14.5岁,男4例,女8例。所有病例上颌第二磨牙已完全萌出。使用摆式矫治器推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移动,当上下磨牙达到轻度Ⅲ类关系时停止加力,维持3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牙耠与骨骼变化。结果: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5.60mm,远中旋转3.49°,整体移动约80%。第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5.19mm,远中旋转6.40°,整体移动约50%,无明显骨骼改变。结论:摆式矫治器在大龄青少年错耠矫治中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时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双期矫治病例16例,摆式矫治器病例18例及拔牙矫治病例20例,治疗前后均拍摄上前牙根尖片,比较上前牙治疗前后”CEJ—AC距离”在三个治疗组中的平均变化量,并作方差分析及组间LSD—t检验。结果:治疗结束时,三治疗组的CEJ—AC变化量存在组间差别,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如〈0.05),其中双期矫治组和摆式矫治器组的CEJ—AC分别增加了0.19mm和0.21mm,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小于拔牙矫治组的0.41mm,并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01)。三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的CEJ—AC距离均不超过2mm。结论:双期矫治、摆式矫治器及拔牙矫治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时,均会造成牙槽嵴高度下降,其中拔牙矫治的下降程度较为严重,但三种方法均未造成具有临床意义的牙槽骨丧失。  相似文献   
9.
上颌快速扩大(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是一种矫治上颌横向宽度不调的常用方法,随着对该研究的日益加深.这种方法不仅被用于矫治上颌狭窄,后牙反雅,轻中度牙弓拥挤.而且也有国外文献报道用于治疗鼻腔、上呼吸道阻塞及传导性听力下降。笔者在临床中治疗1例上颌狭窄合并传导性听力下降病例,上颌狭窄改善后听力恢复,国内尚未见同类报道.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在婴儿期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双侧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20),试验组于出生10 d~1个月内进行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均不做术前正畸.两组患儿正畸治疗前(T1)后(T2)对比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关闭程度,对比两组唇腭裂联合整复术后3个月鼻翼外观满意度,作出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T1、T2两侧上唇裂隙及牙槽突裂隙宽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鼻翼外观满意度试验组87%,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该治疗有效减少上唇及上颌骨牙槽突的裂隙宽度,改善鼻外观,达到降低手术难度,增加手术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