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ET-CT在肝泡型棘球蚴病与肝实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影像学对肝脏泡型棘球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肝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资料57例,所有患者均做了PET-CT和普通CT,分别观察病灶在PET-CT和CT上的表现,根据影像学特征进行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本组57例患者经手术或经皮穿刺活检证实23例肝脏泡型棘球蚴病,18例为胆管细胞型肝癌,7例转移瘤,5例肝脓肿,4例肝脏结核;PET-CT与普通CT对肝泡型棘球蚴病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泡型棘球蚴病具有特征性的PET-CT表现,可作为与其他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冠状动脉畸形的64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探针等后处理。10例同时行传统冠脉造影(CAG),3例行手术。【结果】38例患者畸形血管在CT图像上得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6例,单支冠状动脉畸形2例,冠状动脉瘘2例,冠状动脉肌桥20例,副冠状动脉8例,10例CAG结果9例与CT一致,1例右侧冠状动脉高位开口CAG误诊为缺如,3例手术结果与CT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清晰显示了畸形血管的起源、行程、终止及腔内情况,可作为冠状动脉畸形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小剂量替加色罗对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d-FD)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Ⅱ诊断标准的d-FD患者,随机接受替加色罗3 mg每天2次(T组,43例)或莫沙必利5 mg每天2次(M组,43例)治疗。同时选择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15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10分评定症状严重度。计算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2周患者的总体FD症状、饱胀、早饱、嗳气、恶心等症状积分;并随机分别从各组中选择1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行钡条胃排空试验及饱餐试验。结果与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及2周时各项症状积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治疗2周时,T组患者的FD总体症状感觉积分下降值(22.9±10.0)和治疗有效率(62.8%)与M组(分别为18.7±10.4和5.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5);T组早饱症状积分下降值(24.0±12.4)和治疗有效率(76.7%)均高于M组(分别为9.6±8.1和16.3%,P值均<0.01)。饱胀、嗳气及恶心的治疗有效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排空钡条数在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少于正常对照组(P<O.01),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增多(P值均<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进餐最大耐受容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进餐量最大耐受容量均明显增多(P<0.05);T组治疗后的进餐最大耐受容量及治疗后进餐量增加值均显著高于M组(P<0.01)。结论替加色罗治疗d-FD有效,对改善早饱症状及增加试餐进餐量优于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4.
背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胃肠动力障碍为其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莫沙必利是一种胃肠促动力药.已用于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目的:观察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PDS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符合罗马mPDS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M组(接受铝碳酸镁1000mg加莫沙必利分散片5mg tid治疗)和P组(接受铝碳酸镁1000mg加安慰剂tid治疗)。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后行患者总体PDS症状评分并检测胃排空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总体PDS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其中M组评分又显著低于P组(P〈0.01)。M组治疗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P组(40.0%)(P〈0.001)。两组治疗前胃3h排空钡条数无明显差异,均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P〈0.001)。M组治疗后胃排空钡条数较治疗前和P组治疗后显著增多(P〈0.001),P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莫沙必利分散片能明显改善PDS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对缓解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着心脏外科学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手术治疗。文中探讨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CT资料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心动图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后处理,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6例术后患者中,法洛氏四联征矫治术5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2例、主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肺动脉环扎术1例、右肺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及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Gleen术1例、全腔静脉吻合术1例、主动脉弓离断矫治术1例、心肺移植1例。64层螺旋CT准确显示了全部病例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结论 64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胸腔积液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鉴别胸水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鉴别肺部良恶性肿瘤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鉴别肺癌中胸腔积液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胸腔积液的病理确诊的肺癌病例,以病理或临床随访为最后诊断标准,计算PET/CT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33例肺癌患者符合条件纳入分析PET/CT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1.5%、83.3%、95.7%、50.0%和81.8%.结论 PET/CT对鉴别肺癌中胸腔积液的性质具有重要作用,假阳性率低,对PET/CT阴性的胸腔积液,需有创检查确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查床位置的变化对SPECT/CT有效视野同机图像配准精度的影响及达到最佳配准效果时检查床的位置。方
法采用六个放射性点源153Gd(40.9 kev组、41.54 kev组、103.18 kev组,2个1组,共3个能量峰组)、标准模型,CT断层位置不变,
分别通过改变床位与床高,得到13组原始断层数据,利用仪器自带的ALIGNMENT软件获得配准度偏差,比较不同床位与床高
配准偏差值。结果最小配准度误差:Z轴在0 cm,Y轴在-4 cm处;即最佳的配准位置。结论进行SPECT断层与CT图像的同
机融合,如果两种图像达不到较佳融合,就必须进行图像配准度的质控,必要时进行图像配准度的校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铅片作为吸收片的方法 分别测定低、中、高三组放射剂量的计数,探讨计数率特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活度仪分别制备放射性低剂量<111MBq、中等剂量约370MBq、高等剂量约740MBq或1110MBq三组放射性点源(<1m1),应用铅片吸收法,通过配置低能通用准直器SPECT探头的测定,分别得到三组点源有和无铅片遮挡的计数,计算各组剂量的探测效率.结果 低剂量时,SPECT的探测效率最高,或说几乎没有计数溢出;高剂量时探测效率最低.结论 铅片作为吸收片的方法 是一种测量SPECT探测效率的可行方法 ,可利用低剂量所得出的探测效率,校正中高剂量的真实计数.  相似文献   
9.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PSFT)的MSCT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FT的MSCT资料.结果 7例均表现为胸腔内边缘光滑的孤立肿块,1例肝脏多发转移.6例平扫密度均匀,1例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内见弯曲肿瘤血管,1例见周围侧枝开放.6例见"假包膜征",4例见"胸膜尾征"或"胸膜蒂".结论 MSCT的多平面重组技术可显示PSFT与胸膜的关系,为其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11例患者16处软组织转移瘤(原发灶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软组织转移灶均经临床或病理检查证实)的PET/CT、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PET/CT在软组织转移瘤中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