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痹灵总碱对T淋巴细胞活化CD7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痹灵总碱 (TBL)是从通痹灵中提取出来的总生物碱部位。本研究旨在探索TBL对T淋巴细胞活化CD71表达的影响 ,探讨通痹灵免疫调控作用的机理。方法 :对清洁级小鼠T淋巴细胞进行培养 ,体外加入通痹灵总碱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71的表达率。结果 :TBL(10 0 μg mL)对ConA或PDB激活的大鼠T淋巴细胞活化表达CD3+ CD71+ 抗原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P <0 0 1) ,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其抑制作用加强 (P <0 0 1) ,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对ConA活化组的作用要强于PDB。结论 :TBL对ConA和PDB诱导活化T细胞的CD71表达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对TBL在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过程有明显作用 ,在治疗RA的过程中可能可以通过影响上游T淋巴细胞的活化 ,调节其细胞免疫机制来达到治疗RA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免疫缺陷小鼠周围性面瘫模型并结合荧光金逆行示踪技术进行评价,并与相应野生型小鼠模型比较.建立稳定的免疫缺陷小鼠面神经损伤模型评价系统,为进一步揭示外伤性面瘫的神经免疫机制提供模型基础.方法 外科无菌手术方法切断裸小鼠、野生型BABL/c小鼠面神经出茎乳孔主干,分别于脑干取材前2天行面神经断端涂抹荧光金示踪剂.面瘫第14天灌注固定动物后,标本自头侧至尾侧行连续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面神经运动神经元情况.用Image Pro Plus5.1软件计数神经元数量.结果 面神经轴切损伤后14天,荧光切片面神经运动神经元核团显示清晰,便于计数;裸小鼠组与野生型组神经元数目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423±20,2748±60,P=0.0011).结论 荧光金逆行示踪技术结合裸鼠面神经损伤模型评价系统是有效、易行的,为进一步揭示外伤性面瘫中以T细胞行为研究为中心的神经免疫机制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会厌囊肿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电刀组、低温等离子组、CO_2激光组,每组各20例。分析3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电刀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大于低温等离子组、CO_2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组与CO_2激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组、CO_2激光组与电刀组对比,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全世明  王昱  徐佳  童德迪  温春泉 《安徽医药》2021,25(7):1347-1349
目的 探讨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的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及对应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对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65例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按照病人耳廓瘢痕范围,耳廓位置与颅耳角有无异常,耳轮、耳垂、耳甲腔、耳屏等耳廓结构的缺损情况,耳廓结构的辨识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四级评级分类.并分析手术方式与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一级轻度耳廓瘢痕畸形74例,二级中度耳廓瘢痕畸形51例,三级中重度耳廓瘢痕畸形27例,四级重度耳廓瘢痕畸形13例.一级轻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术,二级中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植皮术,三级中重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植皮术,四级重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皮瓣转移+植皮+耳廓成形术.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的分级标准,有利于畸形严重程度判断,并能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此分级标准简单易行,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结合形态学技术分析免疫缺陷小鼠的面神经损伤特点,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面神经修复再生的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制备周围性面神经外伤模型.分别于术后3d、2周灌注固定动物,收集脑干切片,免疫组化分析模型小鼠面运动神经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尝试建立T细胞免疫缺陷小鼠面瘫模型,并运用形态学技术分析免疫缺陷小鼠的面神经损伤特点,深入探讨面神经修复再生的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切断裸鼠面神经出茎乳孔主干,于术后2周灌注固定动物,收集脑干切片,荧光金逆行示踪技术标记面运动神经元损伤情况,并结合面神经周围主干锇酸染色情况分析裸鼠面神经损伤特点。结果 术后观察免疫缺陷小鼠面瘫出现情况,如瞬目反射、触须拂动、鼻尖方向、耳廓运动等均出现典型的完全周围性面瘫,术后14d裸鼠右侧面神经损伤远端锇酸染色显示面神经重度变性。面瘫小鼠面神经核团可见“健康”、“受损”、“死亡”的各型面运动神经元。T细胞免疫缺陷小鼠与野生型小鼠面神经核团计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细胞免疫缺陷的小鼠创伤性面瘫模型稳定、可行,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外伤性面瘫发生与演进过程中以T细胞行为研究为中心的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CBA/Jand DBA/2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nbred mouse strains.DBA/2 male mated CBA/J female (CBA/J× DBA/2 mating combination) ischaracterized by abortion- prone.Therefore,it is capable of serving as a model of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However,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implantedembryo is killed is still unknown,though it is commonly accepted that fetaltrophoblast cells,which form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embryo and maternaltissues,are damaged or killed.Previous study sho…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例,其中明确诊断6例,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1例、Machado-Jesoph病1例、双下颌骨骨折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1例、Vogt-小柳-原田病1例、Bell面神经麻痹1例。诊断不明1例,诊断为可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或Lyme病。脑脊液检查5例其中有阳性发现者4例。Lyme抗体检查6例中有阳性发现者1例;影像学检查5例中有阳性发现者2例;肌电图和瞬目反射检查7例,均为周围性损害。7例患者均应用激素和维生素治疗。结果患者随访时间最长2个月,以House-Brackmann Ⅰ级为面神经麻痹完整治愈标准。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少见,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诊断失误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应该在临床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中面对这样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做细致的全身检查;同时应了解可能的原发病及其特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建立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type 1,HSV-1)感染造成的面神经麻痹动物模型,研究HSV-1与面神经麻痹之间的关系。方法Balb/c小鼠66只,切断双侧面神经耳后支,右侧神经断端接种HSV-1,左侧接种胎牛血清作为对照。观察小鼠全身情况、双侧面肌运动的对称性;颞骨连续切片HE染色;颞外段面神经锇酸染色;双侧面神经、脑干、三叉神经节、脊髓行PCR检测HSV-1 DNA片断。结果28只小鼠(42.42%)于接种后2~5d发生右侧面神经麻痹,病程持续3~6d后恢复。38只未发生面神经麻痹。与对侧比较,颞骨连续切片显示面神经麻痹鼠右侧神经肿胀、神经周围问隙变小、炎细胞浸润,面神经横截面秽面神经管横截面积的比值明显变大;颞外段面神经出现神经髓鞘变薄、脱失。面神经麻痹鼠和无面神经麻痹鼠的部分神经组织中检测到HSV DNA。结论在面神经耳后支断端接种HSV-1可以引起小鼠暂时性面神经麻痹,可能是由于病毒逆行转运引起面神经炎,进而神经肿胀受压发生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10.
通痹灵总碱对活化的小鼠T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通痹灵(TBL)总碱对活化的小鼠T淋巴细胞表达CD69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培养小鼠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TBL总碱预孵1h后,再加佛波醇酯(PDB)或刀豆蛋白(ConA).24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率。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TBL总碱对PDB或ConA激活的T淋巴细胞表达CD69,均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ConA激活的T淋巴细胞表达CD69。均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ConA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作用要强于PDB激活的T淋巴细胞)。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TBL总碱可明显抑制活化的小鼠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为其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