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3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552篇
医药卫生   1827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967篇
  2011年   1020篇
  2010年   1102篇
  2009年   982篇
  2008年   1034篇
  2007年   1035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872篇
  2004年   856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677篇
  2001年   673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8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生宁养义工从事临终照护的体验,为制定针对性干预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有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某高校9名医学生宁养义工,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7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6个主题:医学生宁养义工的压力源;心理体验;宁养服务对医学生素养的影响;积极应对;宁养服务的不足;对国家加强临终关怀支持的需求.结论:医学生宁养义工在为癌症晚期病人提供临终照护时存在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复杂的心理体验,同时我国宁养服务还存在较多不足,因此有关部门要关注学生宁养义工的压力来源,帮助学生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也建议国家加大对临终事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诊治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诊治的1例高危原发性前列腺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随访情况,总结现有文献讨论总结本病诊治心得。 结果65岁男性,因"前列腺电切术后2年,反复血尿3个月余"入院。术前MRI考虑为来源不清的盆腔巨大实性占位(115 mm×105 mm×85 mm),经直肠穿刺诊断为梭形细胞来源的肿瘤。行盆腔肿瘤切除+膀胱前列腺腺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ricker术。术后病理提示为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CD117(+);Dog1(+);CD34(+);PSA(+);AR(+);P504s(+);Ki-67(2%)]。术后肿瘤组织全外显子测序提示为C-Kit基因(Exon 11 p.Q556-V560del)存在明显临床意义突变,筛选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比卡鲁胺(PSA平稳后停用)口服,术后随访18个月无肿瘤复发及不良并发症。 结论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罕见,需与前列腺其他良恶性肿瘤相鉴别诊断。全外显子测序了解其发病高危基因,同时筛选药物辅助治疗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分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血情况、心理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干预前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用分期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出血次数,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力度对刮痧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刮痧的作用机制以及效应周期,进一步探究刮痧治疗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用自制的特殊刮痧板控制使刮痧频次等参数保持一致,分别以1N、3N和9N的力进行刮痧,通过ELISA方法检测刮痧后IL-1α、IL-6的变化,结合皮肤HE染色法探究不同力度刮痧对机体的影响,选择适合的刮痧力度,通过血常规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刮痧后不同时间点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亚群等的变化,初步探讨刮痧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周期。结果:1N的力度刮痧未引起明显的变化,9N的力度刮痧造成了较严重的皮肤损伤和大量炎性反应因子释放,3N的力度刮痧较为适中,引起了机体适度的应激反应。以3N的力度刮痧后,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总数及IL-1α、IL-6缓慢升高,在1 h到24 h之间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在72 h左右恢复正常水平。结论:3N的力比较适合于刮痧实验,在刮痧之后1 h到24 h,刮痧对免疫系统的增强作用达到峰值,在72 h左右回归正常值,初步提示可以开始下一次刮痧治疗。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究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冠心病患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n=57)和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48)。采用血管内皮功能监测仪Endo PAT2000(以色列,Itamar.公司)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评估血管内皮功能,比较三组之间RHI差别并分析相互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RHI(1.41±0.36)、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患者的RHI(1.21±0.35)与对照组(2.55±0.18)相比明显减低(P0.05),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患者的RHI与非焦虑抑郁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而且合并焦虑抑郁对血管内皮损伤更重,焦虑抑郁情绪是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