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甘草项下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对甘草中甘草苷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正交优选,并与药典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为用药材250倍体积的0.3%氨水,80%水浴回流30min,含量测定结果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项下甘草中甘草苷测定方法30%~50%。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性染色体型性发育异常(DSD)患者的遗传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56例性染色体型DSD患者进行G显带染色体分析,对其中18例45,X/46,XY嵌合体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356例染色体型DSD患者中,克氏综合征(KS)210例,Turner综合征(TS)124例,47,XYY综合征8例,47,XXX综合征8例,45,X/46,XY男性3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18例45,X/46,XY患者中,3例存在微缺失,其中AZFc位点缺失2例,AZFa+b+c位点缺失1例。结论染色体型DSD以克氏综合征最常见,其次为Turner综合征。对45,X/46,XY男性患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和选择更优的辅助生殖技术方案,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长转录组基因信息。方法:通过PacBio Sequel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马鞭草根、茎、叶3个部位的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基于序列同源性对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得到马鞭草全长转录组的遗传信息。结果:测序数据经过质控后获得197542个高质量的转录本及169063条环形一致性序列(CCS),检测出4955个转录因子。其中161062个(81.53%)转录本在非冗余蛋白(NR)、真核生物相邻类的聚簇(KOG)数据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本体(GO)数据库、蛋白家族(Pfam)数据库和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中均得到注释。MISA分析发现54063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还预测到70050个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和45499个信使核糖核酸(mRNAs),并在马鞭草全长转录组中共鉴定到了60个转录本可能参与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马鞭草的全长转录组信息特征,可为后期开展马鞭草功能基因鉴定、解析萜类化合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董洪明  李翠 《淮海医药》2015,(2):187-18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以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门诊处方共计3600张(300张/月),参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处方点评。结果抗菌药物处方659张,抗菌药物使用率18.31%,不合格处方251张,占抽样处方的6.97%。结论我院存在少数处方书写不规范,用药不合理情况。通过门诊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进而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太极拳联合肌内效贴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影响。 方法 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辅以太极拳及肌内效贴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d、24d及40d时检测2组患者上肢周径,同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2组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患者淋巴水肿程度、上肢Constant-Murley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在治疗24d及40d时观察组患者淋巴水肿缓解情况(特别是中度水肿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各项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40d时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定(SF-36)在身体角色(RP)、社会功能(SF)、情绪角色(RE)、活力(VT)、心理卫生(MH)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太极拳锻炼联合肌内效贴干预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改善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肠道菌群紊乱是肺结核的常见合并症。肠道菌群紊乱会加重肺结核的病理损伤。从中医病机角度,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经络理论、津液理论及气机升降理论。从生物学机制角度,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产生抗结核作用的代谢产物以限制肺结核进展;肺结核导致的肠道菌群改变或与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相关;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或与药物杀菌性相关。肠道菌群的相关疗法对肺结核诊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粪菌移植、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改善饮食结构等方法可调节肠道菌群以达到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目的。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既往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血流感染患者不同病原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培养阳性血流感染患者512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G^-菌组)、革兰阳性菌感染组(G^+菌组)和真菌组。所有患者均于采取抗生素治疗前进行血培养和血清PCT水平检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PCT水平在不同菌种感染鉴别中的检测效能。结果512例血培养阳性的血流感染患者中G^-菌占67.97%(348/512),G^+菌占25.98%(133/512),真菌占6.05%(31/512);G^-菌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G^+菌组、真菌组患者,G^+菌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真菌组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当血清PCT Cut-off值分别为7.02 ng/mL、0.95 ng/mL、1.07 ng/mL时,血清PCT水平鉴别G-菌与G^+菌、G^-菌与真菌、G^+菌与真菌的检测效能最优,ROC AUC分别为0.68、0.73、0.64。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在不同菌种所致血流感染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类患者病原菌种类评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缓解种植牙患者焦虑、抑郁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种植牙患者100例,按照患者意愿(是否愿意接受音乐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音乐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心率、血压,并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疼痛进行评估。结果2组进入手术室时心率及血压均有所升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进入手术室10min后,观察组心率及血压较对照组及本组刚入手术室时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焦虑、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抑郁及疼痛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改善种植牙患者焦虑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翠  苗旺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382-1383
目的观察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3例(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重症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41例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42例接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疗程结束时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血清ALB、Hb水平较参照组高(P<0.05),血清DAO、D-乳酸水平较参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90%)与参照组(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总结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共46例经鼻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中枢性高热5例,尿崩症42例,电解质紊乱(低钠或高钠血症等)36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2例,肾上腺功能减退23例,颅内感染5例,脑脊液鼻漏5例。护理要点:严密观察全身情况,如体温调节异常、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低下等;重点观察、判断脑脊液鼻漏的情况和鼻部情况(鼻部分泌物、嗅觉变化、鼻腔填塞物等);观察腰椎穿刺置管脑脊液引流量和引流性状。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后经过临床观察与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2~14 个月,无死亡患者,无肿瘤复发。结论 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术后护理难点为:如何有效观察并鉴别脑脊液鼻漏、鼻腔分泌物及手术中积存在副鼻窦的冲洗液,以及对电解质紊乱、尿崩的早期干预。需要护士具备较强的临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观察护理要点、难点,有效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以促进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