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3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TD数据库筛选葛根素注射液中的作用靶点,构建葛根素注射液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基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高血压相关的靶点,并利用venn工具绘制葛根素注射液药物靶点与高血压疾病靶点的韦恩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葛根素注射液对高血压的作用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分析。结果经CTD筛选99个靶点,包括与高血压相关30个作用靶点;经Bonferroni校正P值均0.01,经Kappa算法分为活性氧代谢过程、外分泌细胞凋亡、骨髓白细胞分化、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27大类别;得出19条信号通路,经Bonferroni校正P值均0.01。结论研究结果初步预测了葛根素注射液对高血压的基本药理基础及功效机制,与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用药规律有一定契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具有多基因参与的特点,可能与细胞分化凋亡以及活性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病人男,56岁。体检时发现前上纵隔肿瘤10d。病人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及胸痛等症状。查体: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胸部CT检查示“前上纵隔囊性肿块,大小约11cm×6cm×3cm,性质待查”。B超检查“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占位”。2004年12月,入院后5d在全麻下行“前上纵隔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约11cm×6cm×3cm大小,呈囊性,肿瘤与左纵隔胸膜有轻度粘连,分离胸膜,完整切除肿瘤,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囊性肿物,11cm×6cm×3cm大小,表面灰白、灰黄、灰褐色,切面可见3个大小不等的囊,分别为5.5cm×3.2cm、4.5cm×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干扰RNA(RNAi)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VEGF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合成DNA模板,体外转录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双链siRNA导入MCF-7细胞后,用MTT比色法检测siRNA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MCF-7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所设计的两个靶位点siRNA,均能有效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VEG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而作为阴性对照的错义序列组siRNASCR则没有上述效应。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抑制MCF-7细胞中VEGF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本院自元月来收治5例(7指)屈肌腱开放性损伤。应用改良Bunnel肌腱缝合法修复肌腱及Kleinert推荐的弹性橡皮筋牵引方法:用4号丝线穿过甲缘,并结扎成一个圆圈,创口包一薄层敷料,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将腕固定于掌屈35°,将手指用一条弹性橡皮筋作牵引,其一端固定于甲缘线圈上,另一端用别针及胶布牢固地固定于腕近端,将掌指关节屈60-70°,近、远指关节近0°位。患指可伸直至0°位。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收到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10—36岁。1.2致伤因素:刀砍伤3例,压砸伤2例;其中各1例各1指并…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后突眼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属中医学“瘿病”范畴。约50%甲亢患者合并突眼症,部分患者的突眼症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逐渐消失,但有些患者突眼症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出现或加重(以下简称甲亢后突眼)。在1993-2004年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后突眼,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勇  徐文华  陈如泉 《中成药》2014,(6):1334-1336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目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常见中成药较多,本文分析了小金丸、平消片、西黄丸、消瘿五海丸、五海瘿瘤丸、夏枯草胶囊、大黄虫丸、内消瘰疬丸及相关剂型的主治功效特点,总结了甲状腺结节常见证型及治法,认为中成药的运用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病-证-药相结合论治,恰当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10月,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6例患者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43~71岁,平均为(52.8±2.7)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肩肢体疼痛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整体评价患者手术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钛网等内固定情况,测量颈椎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并记录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0.8±4.1)个月。术前VAS为(6.9±2.2)分,高于末次随访时的(1.7±0.4)分(P<0.001)。术前JOA评分为(6.7±2.4)分,低于末次随访时的(14.8±3.6)分(P<0.001)。末次随访SF-36评分为(68.2±1.7)分,高于术前的(31.9±3.3)分(P<0.001)。至末次随访时,患者颈椎椎体高度及颈椎曲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1)。2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移位,融合率为94.1%,邻近节段退变6例,螺钉断裂1例。结论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有效恢复颈椎高度和维持颈椎曲度,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Notch1信号通路在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U87细胞随机分为A、B、C组,分别加入Notch信号激活剂rhNF-κB、抑制剂DAPT及PBS共培养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值(A值)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U87细胞中的Notch1、Hes1、Bcl-2 mRNA及其蛋白.结果 培养24、48、72、96 h,A组细胞A值分别为0.185±0.007、0.398±0.012、0.735±0.015、1.083±0.031,B组分别为0.102±0.003、0.130±0.004、0.161±0.006、0.194±0.003,C组分别为0.167±0.005、0.265±0.008、0.496±0.011、0.737±0.016,A、B组与C组比较,P均<0.05.A、B、C组细胞凋亡率分为0.96%±0.17%、26.51%±3.74%、8.76%±1.40%,A、B组与C组比较,P均<0.05.与C组比较,A组细胞中Notch1、Hes1、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均<0.05),B组细胞中Notch1、Hes1、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Notch1信号通路在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靶基因Hes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3例胫骨近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骨折复位后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血管行断端直接吻合或大隐静脉逆转吻合术,神经损伤行神经松解。结果本组血管吻合后均持续畅通,创面在术后4周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1~2年,患肢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胫骨近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早期正确诊断与尽快恢复肢体的血液循环对挽救肢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PPH治疗,对照组给予消痔灵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及术中时间。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2%(24/27)、100.0%(3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周感染、尿潴馏、术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PH操作简单,术后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直肠黏膜内脱垂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