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和老年疣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964年Kiistala报告负压吸引产生表皮下水疱后,用其水疱顶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炎症后白斑和斑驳病等色素性皮肤病的报告很多。Suvanprakorn等报告用负压吸引发疱法进行自体表皮移植,皮片的成活率高(84%),唯要求供受皮区部位平整;液氮法虽基本不受部位限制,但成活率较低(50%)。为此,我们根据受皮区部位,采用负压吸引或液氮冷冻发疱法;而供皮区均采用负压吸引发疱法,自1989年以来,对38例白癜风和6例老年疣进行了自体表皮移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雄性BN躯干部皮肤移植物,其郎格罕氏细胞(LC)以MHC不相容的雌性Lewis的LC更换后,在雌性BN上的存活期比内含雌性BN的LC的雄性BN躯干部皮肤移植物延长。有证据显示,这些移植物所具有的这种特点,是MHC限制性的结果。例如,将雄性BN躯干部皮肤移植物内原有的LC以MHC相容的雌性lew·1N的LC更换后,对移植物在雌性BN上的存活期并无影响。还有证据显示,缺乏MHC相容的LC的H-Y不相容性移植物,能引起对H-Y的耐受。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皮肤病,我国各地居民的患病率多在2‰以上。本病病因不明,若干临床现象提示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免疫病理现象。关于本病的免疫学研  相似文献   
4.
1982年于东京召开的国际肤皮科大会规模空前,内容丰富。李洪迥教授已对大会做了全面概括介绍(中华皮肤科杂志16(1):64,1983)。笔者拟将大会主要学术内容按感染性皮肤病、肿瘤、银屑病、大皰性皮肤病、结缔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华皮肤科杂志》风雨兼程60载,迎来了创刊60华诞。翻开岁月的画卷,抚今追昔,感慨万千。60年一甲子,几代耕耘,六旬风雨一部春秋。 新中国诞生伊始,麻风病、皮肤结核、性病等传染性皮肤病流行且顽固难治,皮肤性病工作者迫切需要自己的刊物,交流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由老一辈皮肤科学家胡传揆、杨国亮、李洪迥、于光元、董国权等教授倡议,《中华皮肤科杂志》于1953年10月20日创刊,并组成第一届编委会,编辑部设在北京的中华医学会内。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迫停刊。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于1980年复刊。60年来,在胡传揆、王光超、陈锡唐、徐文严、陈洪铎总编辑的带领下,在各届编委会和编辑部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杂志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不断茁壮成长。我们广大作者和读者既是她的抚育者,也是见证者。如今已经到了我们第十一届编委会。 60年来,本刊已被国外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收录,还被国内10余个数据库收录(包括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等)。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发布: 2003、2005年本刊两次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9年中华皮肤科杂志总被引频次2574,影响因子0.733(5年影响因子0.909)。1987—2012年本刊获奖情况:1997、2002年两次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2002、2009年两次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1997、1999年两次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2、2007年两次获江苏省双十佳期刊奖;2004年获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提名期刊。本刊获中华医学会奖项:1987年获三等奖,1991年获编辑规范奖,1995年获二等奖,2000年获优秀期刊银奖,2008年获优秀期刊三等奖,2011年获文字表达、论文设计、法定单位审读优秀奖。本刊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证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本刊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同时随着循证医学、转化医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和应用,我们杂志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继续办好我们的杂志?如何为中国广大皮肤科医生做好服务?如何更好地发挥我们杂志引领皮肤性病科科研工作和指导皮肤科临床工作的任务?如何让我们杂志走向世界?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以尊重的态度办杂志。我们应继续保持阅读杂志的良好习惯,做好比较,寻找不足,谋求突破,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杂志地位并走向世界。 二、服务好广大读者和作者。既要积极刊登我国皮肤性病预防和治疗,临床与实验研究新进展的原创性文章;又要刊登贴近临床,贴近实际应用,指导临床工作的文章。同时加强与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吸取有益的反馈。 三、充分发挥编委会和编辑部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坚决执行严格的审稿制度,把握学科动态精心组稿,重视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并强化编校质量。 四、迎接期刊网络化和国际化的挑战。紧跟时代潮流,做好期刊的网络建设。加快期刊国际化步伐。 回眸60周年,《中华皮肤科杂志》满载荣耀与辉煌;展望未来,我们承担梦想与期待。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杂志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以抗Ia单克隆抗体检查表皮内LC的方法,观察了皮肤移植物内及嵌合体内不同基因型LC的结果.结果显示,移植物内原有LC的大部分可被宿主LC所迅速更换,而小部分能持续存在而不被更换,从而提示LC可能存在二个亚群,其一经常移动,另一则较长期(>249天)地固定.结果又显示,输注骨髓细胞或脾、淋巴绪细胞后的嵌合体的表皮内,无例外地可检测到供体基因型的LC;从而提出了一种国内外迄今未使用过的简便准确的检测嵌合体的新方法,建议使用这一方法于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8.
郎格罕氏细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68年Langerhans氏用氯化金染色发现,于表皮基底层上方有一种树支形的细胞,以后被命名为郎格罕氏细胞(Langerhans’cell,以下简称LC)。Langerhans氏等曾认为此种细胞系表皮内的神经细胞,而Messon氏等则认为系衰朽的黑色素细胞。现有证据可认为,LC是一种分布  相似文献   
9.
郎格罕细胞对大鼠H—Y不相容性皮肤移植物存活起着重要作用。发现大鼠H—Y不相容性皮肤移植物的存活与郎格罕细胞密度相关;并且还通过以同种异基因雌性细胞更换其郎格罕细胞的办法,得以延长H—Y不相容性躯干部皮肤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于大鼠LC表面也具有Ia抗原及ATP酶活性;用Ia抗原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可清晰地显示成年大鼠表皮内的LC:ATP酶染色可用于新生大鼠表皮内LC的检查.本文详细叙述了用I成原间接免疫荧光染色、Ia抗厚间接免疫过氧化酶染色及ATP酶染色显示大鼠表皮内LC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