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0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体质量和学习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12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完成。①分组及模型制备: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D-半乳糖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12只。动物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1次/d,共56d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②给药方法:药物治疗组动物同时腹腔注射脱氢表雄酮30mg/kg、隔日一次,共28次。D-半乳糖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③检测指标:各组大鼠每周定时测量体质量1次。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定各组大鼠定位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在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和时间占各象限游泳总计距离、时间的百分比,评估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药物治疗组动物体质量增加百分比显著低于D-半乳糖组(6.23%,13.04%,P<0.001)。②药物治疗组大鼠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D-半乳糖组(F=557.96,P<0.001),平台象限游泳距离、时间占各象限游泳总计距离、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D-半乳糖组[(55.4±3.4)%,(28.2±2.3)%;(57.6±4.1)%,(28.5±3.0)%](P<0.001)。结论:脱氢表雄酮能够降低D-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体质量,改善衰老动物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指椎基底动脉异常迂曲、扩张、延长;在总人群中发生率为0.06%~5.8%,在卒中患者中高达10%~12%[1],是独立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外的脑梗死病因[2].现报道1例椎基底动脉扩张患者的3年病程演变,加深对VBD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2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2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83.9%的患者发病年龄在40~79(中位数为61.5)岁。66.1%患者以头面痛或头痛伴随颅神经麻痹症状起病,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头面痛61例(98.4%)、眼球运动障碍50例(80.7%)、视物重影47例(75.8%)、眼睑下垂43例(69.4%)。在头痛及颅神经麻痹症状的预后方面,完全缓解组与未完全缓解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住院时间,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起始激素治疗剂量及静脉激素治疗时间与患者预后无关。结论 Tolosa-Hunt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为头面痛和眼肌麻痹,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体质量和学习记忆损害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12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完成。①分组及模型制备: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D-半乳糖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12只。动物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1次/d,共56d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②给药方法:药物治疗组动物同时腹腔注射脱氢表雄酮30mg/kg、隔日一次,共28次。D-半乳糖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③检测指标:各组大鼠每周定时测量体质量1次。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定各组大鼠定位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在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和时间占各象限游泳总计距离、时间的百分比,评估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药物治疗组动物体质量增加百分比显著低于D-半乳糖组(6.23%,13.04%,P〈0.001)。②药物治疗组大鼠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D-半乳糖组(F=557.96,〈0.001)。平台象限游泳距离、时间占各象限游泳总计距离、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D-半乳糖组[(55.4&;#177;3.4)%,(28.2&;#177;2.3)%;(57.6&;#177;4.1)%,(28.5&;#177;3.0)%](P〈0.001)。 结论:脱氢表雄酮能够降低D-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体质量.改善衰老动物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文版偏头痛患者药物依赖性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115例合并药物依赖综合征的偏头痛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中文版偏头痛患者药物依赖性问卷的测试。采用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分析问卷信度,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分析问卷效度。结果量表的重测信度除条目11和条目16为0.558和0.443以外,其余条目的重测信度均大于0.7。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0,各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0.7。量表的各条目得分和相应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95~0.962之间。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76.3%,在相应项目上均有较强的因子载荷。结论中文版偏头痛患者药物依赖性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偏头痛患者的运动敏感性,寻找恐动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头痛专病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6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30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头痛间歇期进行Graybiel晕动程度症状量表、晕动病易感性量表(MSSQ)、视觉眩晕模拟量表(VVAS)问卷调查。结果偏头痛组有恐动症状的29例(48.3%)。偏头痛恐动与无恐动患者在年龄、先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恐动亚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头痛程度均明显高于无恐动亚组。偏头痛组、紧张型头痛组晕动病发病率分别为71.7%和46.7%(P0.05),Graybiel症状评分分别为(10.07±7.48)和(4.78±6.51)(P0.05)。恐动亚组晕动病发病率(86.2%)明显高于无恐动亚组(60.0%)(P0.05)。结论伴恐动的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头痛程度重、伴随症状多。恐动好发于年轻及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脑卒中后难治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继发难治性癫痫(IEP)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后IEP组56例,可控性癫痫组179例,单纯脑卒中组1447例。三组均系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对研究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经分析筛选出皮质损害、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癫痫家族史、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迟发性癫痫等5个因素为IEP的危险因素,大面积脑出血或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电解质紊乱、皮质损害等4个因素为可控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IEP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脑损伤部位,与遗传因素也有关联,而可控性癫痫的发生主要与脑组织坏死灶大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inswanger病(BD)临床以进行性痴呆、性格改变及皮层下白质脱髓鞘为特征,高血压被认为是该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观察了该病患者血浆T3、T4、TSH、皮质醇(F)、ACTH的改变。一、对象及方法1.对象:疾病组19例(男性11,女性8),年龄64~71岁(平均68.3岁),符合Bennett等〔1〕制定的BD临床诊断标准。用长谷川智力表测试痴呆前期10例,痴呆期9例。患者均无失语、失用、失认等体征,CT和MRI检查排除了丘脑、下丘脑区及鞍区异常,临床排除了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多发性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资料完整的GCSE住院患者二例,强直阵挛发作病史11、13年。急性胰腺炎诊断根据血尿淀粉酶化验和腹部超声波、CT检查。结果二例GCSE患者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24h后出现继发性急性胰腺炎,经静脉应用地西泮癫痫状态停止,保守和支持治疗胰腺炎痊愈后出院。随访3个月未出现GCSE和腹痛。结论GCSE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GCSE后腹痛应进行急性胰腺炎有关指标的检查,明确诊断后避免使用具有胰腺毒性的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精神障碍的特点及其影响学基础。方法 对12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患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神经精神检查。采用CT半定量方法分析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的程度,检查结果使用统一表格记录。结果 患均存在脑衰弱症状和斑片状智能障碍,其中痴呆41例,多数存在症状波动。患精神障碍与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有关,而与是否存在脑卒中病灶及皮层萎缩无显关系。结论 斑片状智能障碍是该病最显的临床特征,患精神障碍与大脑白质广泛性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