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拟比较以两种不同方法测定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病人的气道阻断压(P0.1)与自主呼吸时常规方法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 12例机械通气病人,断开呼吸机自主呼吸时以常规方法测定P0.1得到P0.1-SB:在PSV水平为5cmH20,以常规方法和按压呼气末暂停键测定P0.1分别得到P0.1-PSV5和P0.1-PSV5eeo.分析后二者与前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0.1-SB与P0.1-PSV5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PSV5ee0分别小于P0.1-SB与P0.1-PSV5,差异有显著性;P0.1-PSV5eeo与P0.1-PSV5和P0.1-SB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0.97。结论 按压呼气末暂停键测定PSV水平为5cmH2O的P0.1值与常规方法测定的PSV水平为5cmH2O以及自主呼吸时的测定值相比,其值偏小,但前者与后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有效治疗小儿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使用了碘灭糊剂空管药物疗法。方法:常规根管治疗后.应用碘灭糊剂永久充填。结果:经2年随访观察,总治疗显效率92.8%。结论:用碘灭糊剂空管药物疗法治疗小儿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疗效确凿,可使儿童颌骨发育,恒牙正常萌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症SARS患者的一系列X线胸片变化规律.结果重症SARS患者胸片表现为两肺阴影迅速进展,大部分区域受累.有3种表现类型:①19例表现为弥漫大片云雾状影,病灶无明显分界,肺纹理显示不清;②13例表现为弥漫棉团状密影,边缘模糊,肺纹理增粗;③5例表现为多发大团块密影,边缘模糊,可见支气管气相.如无合并症发生,对症治疗有效,1个月左右肺部阴影消失.6例肺部合并G-杆菌感染,5例合并纵隔气肿,出现合并症时,肺部阴影延迟吸收.结论重症SARS患者的X线影像为肺部密影快速进展至两肺大部分区域,易合并纵隔气肿及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评价优立新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西力欣作为对照。入选病例61例,其中试验组(优立新)31例,对照组(西力欣)30例。给药方法采用静脉注射随后口服给药的序贯疗法:静脉注射优立新3~12g/天,连续 3~7天,继之口服舒他西林375mg~750mg,每天2次,连续5~7天;静脉注射西力欣3~6g/天,继之口服新菌灵250g~500g,每天 2次,疗程相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6%(25/31)和90%(27/30)。61例患者共分离出致病菌41株。治疗结束后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2.14%(23/28)和 69.23%(9/13),毒副作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6.45%和3. 33%。上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无病者因毒副作用而退出试验。  相似文献   
5.
不同月龄正常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正常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变化 ,为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提供对照依据。方法 :4 .5月龄SD雌性大鼠 ,按体重随机分组 ,在实验的d 0 (4.5月龄 )、d 30 (5 .5月龄 )、d 75 (7月龄 )、d 14 0 (10月龄 )杀死大鼠取材 ,采用体内双荧光标记法 ,胫骨上段硬组织包埋切片及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分析 ,观察不同月龄段大鼠的骨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大鼠 4 .5~ 10月龄 ,骨量有一缓慢上升后下降的过程 ,但变化辐度不大 (P >0 .0 5 ) ,骨量相对稳定 ,骨形成和骨吸收有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 (P <0 .0 5 )。结论 :4 .5~ 10月龄的SD雌性大鼠体重和骨计量学参数变化正常 ,选择该月龄段大鼠做模型 ,研究药物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龋病是一种危害人类牙齿最常见的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列入预防医学仅次于心血管和癌症之后的第三位重要疾病加以预防。在我国,龋齿的发病率很高.据我国1999年颁布的第二次全国流行病调查5岁儿童患龋率为76.55%。尤其乳牙更容易被龋坏.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儿童口腔局部或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收集的82例PTE患者为受试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凝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右室内径、右房内径变化情况,记录其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率(P-LCR)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血小板参数变化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右室内径、右房内径等治疗指标及PDW、P-LCR等血小板参数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PLT水平则较干预前显著提升(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凝治疗依从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PTE的抗凝治疗中,能有效提升患者抗凝依从性、改善抗凝疗效,对其预后提升有利。  相似文献   
8.
重症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极高,并且CMV感染后多呈潜伏性感染,同时感染CMV的重症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当CMV再激活,即CMV活动性感染,此时可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病情转归,导致多种不良预后的发生。究其机制为,CMV可通过影响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和2型细胞(Th1/Th2)的功能,即通过调控Th1/Th2产生的细胞因子的数量及比例,来改变机体免疫状态,使CMV难以清除及易于再激活。因此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对CMV的再激活、复制和散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文就重症患者CMV活动性感染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目的 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治疗方法以及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以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临床诊断重症SARS37例患者为对象 ,通过回顾性分析 ,比较 33例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的方式进行无创通气前后的呼吸频率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 ,并对其中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进行无创通气前轻微活动、安静状态及无创通气 1h后SpO2 的比较 ;对年龄、基础疾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采用Mantel Haenszel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无创通气 1h后较通气前呼吸频率明显减慢 (P <0 0 1) ,分别为 (2 9 6±10 0 )次 /min和 (34 6± 8 4 )次 /min ;SpO2 明显提高 (P <0 0 1) ,分别为 (96 1± 2 4 ) %和 (89 9±3 5 ) %。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轻微活动后SpO2 明显下降 ,无创通气 1h后SpO2 明显提高 ,SpO2 分别为 (91 7± 0 9) %、(88 5± 1 4 ) %和 (96 9± 1 8) % (P均 <0 0 1) ;以血小板减少、年龄 >5 0岁、基础疾病、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 ,其相对危险度 (RR )分别为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同源性。方法收集该院ICU2012年1—12月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下呼吸道和静脉导管尖端分离的CRAB,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50株CRAB分离自患者血液26株、下呼吸道20株、静脉导管4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分离自患者血液(26株)、呼吸道(6株)和静脉导管尖端(4株)的36株CRAB进行PFGE,结果表明主要为7个PFGE型(A~G),其中A克隆5株,B克隆2株,C克隆3株,D克隆4株,E克隆3株,F克隆8株,G克隆3株;其余8株菌为散发。该ICU分为Ⅰ、Ⅱ区,其中A、B、F克隆在两个病区间均存在。3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CRAB为同一克隆,其中2例血液、下呼吸道、静脉导管尖端为同一克隆,另1例血液和下呼吸道为同一克隆。对其中6例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CRAB进行PFGE分型,3例同属D克隆。对12例血流感染患者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4例患者培养阳性,且为CRAB,分别与各自血液分离株为同一克隆。结论 ICU存在CRAB血流感染流行,患者间交叉传播是医院流行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