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行 TACE 联合 RFA 治疗的8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独行 TACE 的9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疗效比较。结果TACE 联合 RFA 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行 TACE 组病人,TACE联合 RFA 组在肿瘤的疾病控制率(93.8%)、完全缓解率(13.6%)及部分缓解率(44.4%)均优于单纯行 TACE 组(76.8%、5.1%、30.3%),P <0.05;AFP 下降水平也优于单纯行 TACE 组(P <0.05)。结论TACE 联合 RFA 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可做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史青杨  曹莹  张立群  何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896-3898
目的:分析孕产期子宫切除病因,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孕产期子宫出血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45例孕产期子宫切除病例。结果:不同年份致孕产期子宫切除原因构成比不同,胎盘因素占比重最大。剖宫产分娩并不能降低子宫切除发生率,使子宫切除发生率增高。临床医生应加强瘢痕子宫尤其是剖宫产术后宣教意识。结论:子宫切除术是挽救孕产期子宫出血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不同孕龄胎膜早破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以改善围生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83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组讨论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孕28 ~ 32周PROM的新生儿应用呼吸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颅内出血、死亡的发生率最高(P<0.05).②总体来看,随着期待治疗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均增高,对于32~34周的PROM可以适当给予期待治疗延长孕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③>34周PROM期待治疗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结论:临床医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全面评估患者和充分医患沟通后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s)、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及肿瘤相关淋巴细胞(tumor associated lymphocytes,TALs)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cells,Tregs)所占的比例。10例健康人外周血PBLs中Tregs所占的比例。同时检测卵巢癌患者CD4+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69+细胞的比例。健康人PBLs在含有卵巢癌细胞株SKOV3培养上清的RPMI1640培养液(有或没有血清植物血凝素)中培养72小时后,检测Tregs所占的比例。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与健康人相比明显增加.卵巢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相关淋巴细胞中的比例,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卵巢癌患者CD4+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无CD69表达。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肿瘤相关淋巴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这可能与卵巢癌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分子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3(Id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70例乳腺癌、40例乳腺癌癌旁组织、20例乳腺良性肿瘤、20例正常乳腺组织Id3、C—erbB2、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Id3、C—erbB-2、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32.9%、95.7%,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20%、67.5%,乳腺良性肿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95%,正常乳腺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40%。乳腺癌Id3、C—erbB-2、PCNA的表达增高。Id3、C.erbB-2、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与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相关性。C—erbB-2、PCNA与组织学分级有关。Id3与C—erbB-2呈正相关,C—erbB-2与PCNA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Id3、PC—NA、C—erbB-2表达上调,联合检测三者对乳腺癌预后、治疗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最佳剂量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癌.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依据剂量不同分成100Gy剂量组、140Gy剂量组,观察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总疗效上,140Gy剂量组和100Gy剂量组的总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00Gy剂量组治疗后血小板、白细胞、谷丙转氨酶、甲胎蛋白较140Gy剂量组治疗后改善更加显著(P<0.05);生活质量上,140Gy剂量组的提高率为18.75%、总有效率为43.75%,100Gy剂量组提高率为46.87%、总有效率为78.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在腹水、胆汁瘘、肝衰竭发生率上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100Gy组治疗效果和140Gy组差异不显著,均有明显治疗效果;不良反应100Gy组则明显低于140Gy组.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30岁,主因上腹部不适3周入院.查体,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5.6×109/L,红细胞4.2×1012/L,血小板152×109/L.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 U/L,总胆红素11.3 μmol/L,血糖4.9 mmol/L.血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血清癌胚抗原、糖抗原均在正常值范围内.B超提示胰腺体部直径约5 cm囊实性肿物,边界较清楚.CT平扫表现为胰腺体部囊实性肿瘤,直径约5 cm,类圆形,边界清楚,无钙化;增强扫描后见动脉期实质部分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强化程度加强;囊性部分无强化.诊断为胰体囊性肿瘤.予行手术治疗,术式为胰体尾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19岁,主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1周入院.查体,体温38℃.腹部平坦,柔软,无肌紧张,右上腹轻压痛,肝区叩痛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83.血乙肝表面抗原阴性.CT平扫表现为肝脏外形无明显改变,右叶可见一类圆形密度减低影,直径约8.5cm,病灶内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无钙化斑;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不均匀中度强化,更低密度区无强化.入院后考虑为肝脓肿.经抗感染治疗10 d后,右上腹疼痛有所好转,体温、血WBC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0.
以高热、肝占位影像表现的疾病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参差不齐,易造成误诊误治.结合2007-2009年间我院病例,从影像、临床诊治过程及病理分析如下.1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急性穿孔致膈下腹膜外间隙巨大脓肿误为肝尾叶巨大肝癌患者,男性,53岁,因上腹部隐痛伴发热10d就诊.入院后持续高热,体温39℃,查体仅剑突下压痛.当地10d前CT示肝尾叶低密度占位,延时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