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数理化   6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束流剖面监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利用荧光靶图像获取装置测量并计算束流剖面参数的方法,并建立了图像获取、处理、束流参数计算的实时测量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好、测量直观、界面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弱耦合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磁极化子的激发能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国内外对多原子极性晶体中磁极化子性质的研究十分活跃,Zorkani等采用变分法计算了束缚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Kandemir等采用束缚朗道态讨论了二维大磁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量,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微扰法和新颖算符法讨论了多原子极性晶体中表面和体磁极化子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研究磁场中多原子半无限极性晶体中电子和光学声子弱耦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极化子的第一激发态能量及平均声子数。结果表明:当电子无限接近晶体表面时,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仅为Landau能量;第一激发态能量为Landau基态能量的2倍;平均声子数等于各支与电子耦合的体光学声子数和表面光学声子数之和。而当电子处于晶体深处时,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却为Landau基态能量与各支体光学声子以及表面光学声子分别耦合的能量之和;第一激发态能量仍为Landau基态能量的2倍;平均声子数等于各支与电子耦合的体光学声子数和与所处深度有关的各支体光学声子数之和,而与各支表面光学声子无关。  相似文献   
4.
高中新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上)P12例3是一道典型例题: 如果正数a≠b,求证:a3 b3>a2b ab2. 此不等式左右为齐次式,条件简单,结构对称,形式优美,应用非常广泛!该不等式可引申为:对于正数a,b,m,n∈Z ,求证:am n b m n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热偏转技术实施光学薄膜弱吸收的多波长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文涛  范正修 《光学学报》1993,13(5):75-477
介绍了光热表面形变光束偏转技术用于测量光学薄膜弱吸收的基本原理,简述多波长吸收测量装置的建立和测试过程,最后给出简单的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6.
7.
杨琪  邓意达  胡文彬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49-2053
采用聚乙烯醇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化学沉淀法将Al(OH)3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于500 ℃煅烧2 h,制备出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TEM、TG、DTA、XRD、IR、氮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等对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相互分离;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结合良好。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聚乙烯醇膜,通过聚乙烯醇的吸附作用, Al(OH)3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散聚合与溶胀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及高分子溶液致孔技术, 成功地制备了粒径为5.0 μm大孔和超大孔结构的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 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将该树脂经胺化后再与1,3-丙磺酸内酯反应, 得到一种新型的两性离子交换(强阳-强阴型)高效液相色谱填料. 研究了该填料对标准蛋白分离性能及流动相中有机溶剂、 流速和pH值对蛋白保留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流速为3 mL/min时, 采用线性梯度洗脱, 在4.0 min内可同时快速基线分离3种酸性和2种碱性蛋白.  相似文献   
9.
短尾蝮新突触前毒素和细胞毒素的纯化及部分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中国产短尾蝮蛇(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vicaudus)毒中的毒性蛋白重新进行了纯化,结果从中获得了3个由约12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毒蛋白(AgTx-1,AgTx-2和AgTx-3)。三者对小鼠的LD_(50)分别为0.075,0.51和6.6mg/kg。在小鸡颈二腹肌标本上的毒理分析表明,AgTx-1和AgTx-2均在阻遏接头传递之后,亦不影响肌肉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在AgTx-3的作用下,标本的间接收缩则由于舒张不全而逐渐变小,最后停止在挛缩状态。部分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又表明,AgTx-1和AgTx-2的N-端32肽序列完全相同。考虑到AgTx-1的LD_(50)在粗毒中的含量及其序列等均与前文报道的β-AgTx极为相似,故我们认定它们为同一毒素,并定名为β_1-AgTx。而AgTx-2则应是新的突触前毒素,相应地定名为β_2-AgTx,至于AgTx-3便是新发现的细胞毒素。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有机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锗氨基酸酯类倍半氧化物,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的各碎片离子峰与其组成及结构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及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